它是誰?

  根據四川省政府的批復,東部新區規劃面積729平方公里,空間范圍包括簡陽市所轄的13個鎮(街道)所屬行政區域,分別是海螺鎮、蘆葭鎮、董家埂鎮、壯溪鎮、玉成街道、草池街道、石板凳街道、福田街道、養馬街道、石盤街道所屬全部行政區域及高明鎮、三岔街道、賈家街道所屬部分行政區域。

  值得注意的是,全面落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戰略部署和深入實施“一干多支”發展戰略被寫在東部新區的定位中,這意味著,由于東部新區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它將在區域協同發展上成為一個重要的抓手。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中,它是成渝相向發展的新極核;在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戰略中,它是成都發揮“主干”優勢的支撐。

  正如批復中對東部新區的5個定位,為東部新區的工作劃下重點:努力把成都東部新區建設成為國家向西向南開放新門戶、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新平臺、成德眉資同城化新支撐、新經濟發展新引擎和彰顯公園城市理念新家園。

  它從哪來?

  成都東部新區獲批的背后,是成都“東進”三周年。

  2017年,成都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實施“東進”戰略,推動了城市發展格局“千年之變”。

  過去10年,成都常住人口年均凈增10萬,中心城區的人口密度卻在2014年就達到2萬人/平方公里,遠超很多人心目中最擁擠的東京。打破盆地束縛、跨越龍泉山,推動城市向東發展,這不僅是成都破解現實環境資源約束、打開城市永續發展空間的現實選擇,也是回應人民美好生活向往、保持成都安逸生活品質的必然之舉。

  因此,從落筆時,它就被寄予“未來之城”的厚望。

  從2017年5月開始,“東進”區域地質勘測、總體戰略研究和總體規劃、分區規劃、專項規劃編制一一展開。過程中學習了雄安新區、浦東新區、前海新區等地的規劃理念,也邀請了“新加坡規劃之父”劉太格團隊、同濟大學李曉江團隊等頂級專家團隊。

  為了引領未來,東部新區長遠謀劃,用兩年的時間來落筆。例如,東部新區強化“人-城-產”的發展模式,按人口規模將新城內的公共配套、公共服務用地規模進行“鎖死”,而后隨著人口規模和城市的發展再進行分步分批建設。也就是說,它將不會再重蹈“大城市病”的覆轍,在這里,人是核心。

  謀定而后動。在“東進”三周年之際,終于,成都東部新區出爐。

  今年3月,按照片區綜合開發思路,東部新區九大片區亮相,重大公共服務設施、重大基礎設施和標志性建筑拔地而起,當初停留在圖紙上的項目成為實物。

  在這里,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是繼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之后的全國第二大機場,目前這里“神鳥展翅”已蓄勢待發,明年就可以去這里“趕飛機”了!

  天府奧體公園目前已經策劃了國際會都島、環湖馬拉松賽道、城市活力組、三岔文化港等一批標志性項目,成都體院今年也計劃完成一期一批次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