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區將肩負什么使命?
成都東部新區戰略定位明確:國家向西向南開放新門戶、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新平臺、成德眉資同城化新支撐、引領新經濟發展新引擎和彰顯公園城市理念新家園。
“此次設立成都東部新區對于成都破解單中心攤大餅的城市結構,優化城市空間,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中國社科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鵬飛認為,新區未來將在重塑成都產業經濟地理,提高人口和經濟承載能力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成渝相向發展中扮演“極核引領”的角色。“帶動龍泉山東側四川主要的現代制造業和生產服務業產業發展帶,引領輻射帶動其他區域發展。”
新區明確“三步走”發展目標:到2025年,城市形態基本顯現,常住人口達到80萬人,地區生產總值達到480億元;到2030年,城市常住人口達到110萬人,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300億元;到2035年,人城境業和諧統一的現代化城市基本建成,常住人口達到160萬人,地區生產總值達到3200億元。
依據何在?成都東部新區黨工委委員、總經濟師王正丹介紹,階段性目標預測年份的確定與“十四五”“十五五”“十六五”規劃年份相對應。此外,采用統計數理模型,參照深圳發展初期與快速發展期人口增長特點,預測新區常住人口發展目標。
新區新在哪里?
這里是無邊界公園城市,每棟建筑、每片街區都是藝術品;這里智慧便捷,四通八達,人才、老人、兒童有“三個圈”;這里有航空經濟、現代物流、國際消費、智能制造、總部經濟……
“新區無論是營城理念,建城方式、治理方法等都充滿了創新和突破。”一直參與東部新區規劃編制的成都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汪小琦表示。
未來成都東部新區沒有單一的區域中心,將構建“雙城一園,一軸一帶”的空間格局。“雙城”即空港新城、簡州新城;“一園”即天府奧體公園;“一軸”即沱江發展軸;“一帶”即金簡仁產業帶。
在上述空間格局內,成都東部新區將構建“城市-片區-新鎮-社區-組團”五級城市單元體系,覆蓋不同人口規模,承擔不同能級城市功能,形成精細化高效能城市治理新格局。
成都東部新區之“新”,生活便利一定是其中要義。公共服務設施將依據產業人群的差異化需求精準配置,打造人才15分鐘活力生活圈、老人15分鐘健康宜居圈和兒童5分鐘安全成長圈。
成都東部新區之“新”,還體現在對資源的循環利用上。在這里全面使用雨水、再生水,污水處理率能達到100%。
成都東部新區之“新”,更體現在城市治理上。未來,成都東部新區將朝著虛實共生的智慧城市邁進,城市大腦將對城市運行狀態充分感知、動態監測,實現實時化、過程化的城市治理。
觀察
從開工項目感受新區建設“脈動”
□本報記者 蔣君芳 羅向明
授牌成立后的成都東部新區,下一步怎么走?
5月6日上午,授牌儀式剛結束,成都東部新區就迎來了下一個重要日程:項目集中開工,51個項目計劃總投資2385.03億元,今年計劃完成投資233.12億元。
從這些項目中,可以感受出成都東部新區哪些“脈動”?
建設新家園吸引人才匯聚
成都東部新區的建設過程,也將是人口加快集聚的過程:根據已公布的方案,到2025年,東部新區常住人口將達到80萬人,2035年達到160萬人。
“與規劃多少人口相比,更重要的是如何吸引這些人到這里安居樂業。”四川大學建筑與環境學院建筑系主任、教授趙煒認為,這是東部新區建設“彰顯公園城市理念新家園”的動力所在。
也因如此,筑城成為成都東部新區當下的首要任務。修路、建水廠、蓋人才公寓……梳理當天集中開工的51個項目發現,一大批基礎項目與生活息息相關。而在一份表格中,記者看到了這樣一組數據:2020年,成都東部新區建設項目有402個,其中基礎及公服設施項目146個,占比超3成。
彰顯公園城市理念新家園還包含更多內涵、更多期待。回應這樣的期待,集中開工的51個項目中,與生態環境直接有關的項目就超過8個,包括了可有效改善居住周圍空氣環境質量和區域生態環境質量的古驛文化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