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設立?

  三個方面考量為成都東部新區注解

  2020年1月,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提出,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支持成都“東進”和成德眉資一體化發展。站高謀遠,搶抓機遇,四川省委、省政府作出設立成都東部新區的重大決定。“在‘東進’區域既有管理體制和運營機制基礎上,設立成都東部新區,主要有三個方面考量。”成都東部新區黨工委委員、總經濟師王正丹介紹,首先是打造貫徹落實國家戰略的高能級載體,通過設立省級成都東部新區,為將來爭創國家級新區做好準備。

  “設立成都東部新區,打造吸引‘新成都人’的高質量平臺。”王正丹介紹,成都東部新區以“人城產”為營城邏輯,將為新區量身定做人才政策和戶籍政策,吸引更多人才進入新區。此外,設立成都東部新區,打造集聚優勢資源要素的高水平極核。

  管理范圍為何是“729+191”?

  區域連片、通達性強、支撐功能強

  三個因素缺一不可

  成都東部新區規劃范圍包括簡陽市所轄的13個鎮(街道)所屬行政區域,面積729平方公里。同時,將天府新區簡陽片區191平方公里委托成都東部新區集中統一管理。為何如此劃定?

  王正丹介紹,首先是區域連片,將空港新城、簡州新城之間鎮(街)納入新區規劃范圍,同時將天府新區簡陽片區委托新區管理,便于要素集聚,避免區域分割,形成“飛地”。 二是通達性強,區域內已有多條高快速路建成運營,軌道交通18號線即將投運,具備與成都中心城區以及德陽、資陽、眉山最便捷的交通條件。三是支撐功能強,成都東部新區管理范圍內,擁有天府國際機場、成渝中線高鐵東部新區站等重大樞紐項目,以及民航飛行學院、成都體育學院、吉利大學和天府奧體公園等重大功能性平臺,具備集聚高端資源要素優勢,對國際人才和高端產業吸引力較強。

  為何以5年為一階段?

  與“十四五”“十五五”“十六五”

  規劃年份相對應

  新區已經明確“三步走”發展目標,確定2025年、2030年和2035年階段性目標預測年份,且每一預測年份均定下常住人口數以及地區生產總值。這樣確定有何依據?

  王正丹介紹,階段性目標預測年份與“十四五”“十五五”“十六五”規劃年份相對應。此外,采用統計數理模型,導入新區現狀數據,參照深圳發展初期與快速發展期人口增長特點,從而預測新區常住人口發展目標。結合人口發展目標預測,新區地區生產總值發展目標設定為2025年達到480億元、2030年達到1300億元、2035年達到3200億元。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葉燕 白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