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王吉南)5月13日,成都、宜賓兩市簽署《成都市人民政府 宜賓市人民政府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共建跨區域合作先行示范市合作協議》,這是成宜雙方在2018年簽訂“1+13”合作協議(《深化區域協同發展合作協議》以及13個專項合作協議)之后,再一次全方位、多領域的深度合作。

  此次成宜雙方又將在哪些領域展開怎樣的合作?

  優勢互補,展開六大項目合作

  此次成宜合作范圍廣、力度大,其中一大重點即在于依據“優勢互補、錯位發展”原則,進行的六大重點項目的合作。按照“研發設計在成都、轉化生產在宜賓”、“總部在成都、基地在宜賓”、“上游在宜賓、下游在成都”的產業互動模式,成都將宜賓作為產業補鏈、延鏈、強鏈的重要基地,共同打造產業生態圈;同時成都還將發揮教育、醫療、金融等領域的優勢,助力宜賓補齊發展短板。

  1。共建共用裝備制造產業園。充分發揮成都裝備制造產業集聚和成宜鐵公水聯運優勢,在宜賓臨港經開區東部產業園共建裝備制造產業園,重點發展航空航天、精密機械、智能制造、新能源發電、石油石化等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力爭將園區建設成為全省重型裝備南向出川的制造和組裝基地。

  2。共建共用長江上游成宜國際物流園。圍繞成都汽車制造、智能制造等產業物流需求,充分發揮宜賓區位、交通優勢,在宜賓三江新區共建長江上游成宜國際物流園。進一步拓展“蓉歐+宜賓”公鐵水聯運,打造川滇黔結合部的物流樞紐和南向物資集散地。

  3。共建共用醫藥產業配套園。支持宜賓作為成都醫藥產業的醫藥原料供應基地、醫藥中間體加工基地,支持成都醫藥企業與宜賓相關區縣合作,協同引進、合理布局中藥材標準化種植、中藥材初(精)加工、中醫藥制造、醫療器械組裝和貿易企業,延長中醫藥產品鏈、價值鏈,打造中醫藥產業集群。

  4。共促教育協同發展。依托成都優質教育資源,發揮宜賓國家產教融合型試點城市的政策優勢,支持成都教育集團、高等院校到宜賓辦學;兩市共建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園,培養符合重點產業發展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共同推動兩市產教融合型城市建設;支持成都優質學校和教研機構與宜賓結對,推進優質教育資源共享,促進宜賓基礎教育質量提升。

  5。共同提升醫療服務水平。充分發揮成都醫療資源優勢,推動宜賓補齊醫療服務短板,由兩市衛健委牽頭,共同推動宜賓市1—2家有條件的醫院創建三甲醫院,支持成都企業參與宜賓長江上游區域醫療中心建設。

  6。共促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充分發揮成都金融業帶動輻射作用,支持交子金融“5+2”平臺、天府商品交易所等金融機構和服務平臺在宜賓設立分支機構,助力宜賓三江“金融新城”建設,擴大成都金融產業服務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