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唱好“雙城記”,奮力奪取“雙勝利”。在成都市政協十五屆三次會議期間,致公黨成都市委員會提交了多份集體提案,建言成都“東進”。其中《關于科學把控我市“東進”區域交通規劃實施的建議》,就如何根據東部新區特點進一步完善東部新區的綜合交通規劃和設計提出了專業建議。

  集體提案建議,東部新區的中短期開發必須加強與成都中心城區“11+2”區域的交通通道對接,用于服務產業聚集前期人員的工作通勤需求及物流貨運需求。同時,依托成都天府國際機場高速公路、城際鐵路、城市軌道快線、城市快速路等,形成機場與中心城區之間多層次的快捷接駁系統,利用“四橫一縱”軌道快線,實現全域“半小時”到達新機場,“半小時”到達各大新城。

  提案中提出,貨運需求較大的空港新城,應建多條高速鐵路和城際鐵路連入機場和空港新城,促使“空鐵聯運”模式發展成熟;客運需求較大的簡州新城,則應修建蜀都大道和驛都大道東沿線;至于淮州新城,可考慮建設連接北部城區及青白江區的軌道公交(地鐵或有軌電車)。

  在東部新區,城市交通建設一直在有條不紊進行中。但為了促進東部新區的協調發展,服務產業間功能互補,提案提出,必須注重發展區域內多類快速交通方式,構建互聯互通的道路網絡。

  其中,在快速路方面,可在現有快速路基礎上,修建青金、彭青淮、成金簡、西陵大道東延線、成簡、雙簡、成資、金簡黃等8條快速路,實現各新城與中心城區均有2條以上快速路通道。

  軌道交通方面,盡快確定軌道S2、S3、S4在東部新區各組團內線路規劃方案及站點布設位置,并對四大城區間軌道環線的修建進行論證。

  此外,可針對組團內交通需求,組織專班,調集專門資源,安排差異化公共交通管理措施,更好服務于通勤網絡。

  紅星新聞記者 嚴丹 閆宇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