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文體惠民
58。完成高新體育中心體育館、新都香城體育中心體育館和游泳館、簡陽文體中心體育館和游泳館、龍泉中學體育館等6處場館建設。
59。新建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示范點44個。
60。開展“樂動蓉城”月末惠民音樂會32場、“文化四季風”群眾文化活動92場,“走基層”文化惠民活動1000場。
61。為行政村、涉農社區及特殊人群放映公益電影4.45萬場,開展“公益電影進影院”免費放映3000場。
62。公共體育場館免費(低收費)開放380萬人次,開展全民健身活動3000場次,國民體質監測12萬人,培訓社會體育指導員2700名。
63。新建綠道科普基地5家、科普教育點位50個,開展綠道科普教育活動150場。
十、便民服務
64。推廣運營“天府市民云”平臺,集成服務達220項以上,每個區(市)縣特色門戶項目達15項以上,依托“天府市民云”建設智慧應用場景示范社區100個。
65。新建社區(村)法律之家28個,為群眾提供法律援助服務11萬人次。
66。新建(改造)標準化菜市場16個。
67。新建省級安全社區21個、綜合減災標準化社區200個
68。新建電動自行車消防安全規范管理示范點120個,建成消防站2個。
69。建成人口疏散示范基地3個,發放應急包等人防用品1.5萬個,在龍門山沿線和岷江沿線增設防災警報設施10臺。
70。新增出入境制證服務點5個,實現主城區港澳臺旅游簽注立等可取。
71。建成投運機場、鐵路口岸萬噸級查驗、存儲一體化設施,提高糧食、肉類、水產品、水果等民生物資的通關效率和便利化水平。
72。打造智慧公積金服務平臺,提供7x24小時服務,實現80%以上業務品種網上辦理。
73。打造城鄉居民兩險“網格化”服務管理模式,服務基本養老保險城鄉居民繳費人90萬以上,服務基本醫療保險城鄉居民繳費人810萬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