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心〗

  “雨衣妹妹”前線堅守

  卻遭搶注商標

  劉仙帶領團隊抵達武漢后,從2月4日送出第一批盒飯開始,每天都為醫院送去400-600盒盒飯,堅持了40多天。期間,由于劉仙沒有專業的防護服、護目鏡,她穿著雨衣、戴著滑雪眼鏡和口罩奔走在武漢市各醫院,醫護人員親切地稱她為“雨衣妹妹”,同時她還通過各種渠道收集物資投入抗疫一線中。很快,劉仙的感人事跡被全國多家媒體予以報道,“雨衣妹妹”作為最美逆行者中的一員為全國人民所熟知,感動和激勵了無數人。

  殊不知,就在媒體報道“雨衣妹妹”事跡后不久,就有多個自然人及公司在多個類別上申請了“雨衣妹妹”商標。“最早的是2月13日有人搶注,那時候我們還在武漢拼命啊!”劉仙說,當時全心投入到一線中,沒有心思顧忌商標,也沒想到過要用“雨衣妹妹”這個稱呼注冊商標。直到熱心網友告訴她才得知了這一消息。

  劉仙查詢后發現有大量以“雨衣妹妹”為名惡意注冊申請信息,涉及餐飲、服裝、食品等多個方面,大約有20多件,其申請日期均是在“雨衣妹妹”被媒體報道之后。其中,有的申請者名下注冊過幾十種各類商標,還有的將“雨衣妹妹”在報道中的新聞圖片進行了申請,明顯具有不正當性。

 ↑“雨衣妹妹”微博。 ↑“雨衣妹妹”微博。

  “‘雨衣妹妹’從最初的一個稱呼已經發展為青年志愿公益符號,不應當被無良商家惡意搶注利用。”為此,感到寒心的劉仙走上了維權之路。

 ↑部分搶注“雨衣妹妹”商標信息。 ↑部分搶注“雨衣妹妹”商標信息。

  隨后,她向國家知識產權局進行了申訴,并向四川工商聯等部門求助,同時自己同步發起醫療、餐飲、公益方面的商標申請,避免被惡意搶注。“口罩上印上‘雨衣妹妹’,是一種精神的傳遞、愛的延續。”劉仙表示,因為疫情,她自己抵押房產創立了一家醫療器械公司,不僅可以解決一定的物資,還能解決200多人就業。目前也已經申請了商標注冊,未來醫療公司有了利潤,也會投入公益事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