韌性這個詞,已經成為了今年的年度關鍵詞。
成都,作為全國千萬人口以上城市中感染率最低的城市之一,也是全國最早復工的千萬人口以上城市之一,一季度工業增速在全國19個副省級及以上城市中排名第三,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1%,進出口總額同步增長14.1%……這些數據背后蘊藏的,則是一座超大城市在暫停后迅速重啟,并快步向前的十足韌性。
2020年3月7日,施工人員在成都天府國際機場配套的高鐵工程現場作業。新華社發 劉應華 攝
微治理撬動大城市 成都防疫取得階段性勝利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成都累計確診病例166人,全市感染率十萬分之一,是全國千萬人口以上城市中感染率最低的城市之一。
很顯然,成都在這次“疫情大考”中交出了高分答卷。究其原因,就是把極少數傳染源管住,讓大多數健康人正常生活。
誰來管?怎么管?有效的社區防控起到了關鍵性作用。
時間回放到4個月前。
1月24日,四川省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Ι級應急響應。而在成都,以社區為單元的入戶排查工作已提前啟動。據成都社治委介紹,1月23日起,成都便以社區為基本單元進行入戶排查。1月23日至25日,僅用了3天時間,成都就完成了第一輪入戶排查。再3天,又完成了對全市876萬戶居民的第二輪全面排查……
可以說,成都防疫之所以取得顯著效果,與3年前的布局密不可分。2017年,成都率先成立社治委,將社區納入城市治理體系,并成為其重要一環。簡單來說,就是以社區為單元,把分散在20多個黨政部門的職能、資源、政策、項目、服務等統籌起來,實現精準發力。
成都金牛區新橋社區府河攝影公園。 鐘本俊 攝
回看成都防疫工作,得益于3年來構建形成的一套相對成熟穩定有力、符合特大城市特點和規律的城鄉社區發展治理體系,4370個城鄉社區形成4370個解決問題的“陣地”,可以說是成都抗疫取得階段性勝利并迅速恢復的韌性來源。
成都創全國之先河從這些城市的“神經末梢”入手,從人的感受、需求和發展出發,將城市治理落實到細微處,正逐漸探索出一條超大城市的治理之路。
新經濟賦予新動能 “后疫情時代”成都開啟新場景
今年1—2月,成都規模以上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營業收入分別增長16.6%、18.9%,帶動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增長33%。
逆勢上揚的數據,顯示出成都新經濟的十足韌勁。依托新經濟提供的新動能,成都在疫情考驗下,交出了漂亮的成績單。今年一季度,成都以地區生產總值3845.57億元的數據,躋身全國前六。
這樣的成績同樣得益于3年前的布局。2017年,成都把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作為推動城市轉型的戰略抉擇,在全國率先提出打造最適宜新經濟發展的城市。
截至2019年底,成都新經濟企業達36.6萬戶,新經濟百家重點監測企業實現營業收入285.5億元。新經濟活力指數全國第三,新職業人群規模全國第三,成都也成為了“最適宜新經濟發展的城市”。
今年3月31日,成都召開了“2020成都新經濟新場景新產品首場發布會”,線上線下同步發布了47家企業的100個新場景和100個新產品(“雙百”)。并計劃年內面向全球持續發布1000個新場景、1000個新產品。
“2020成都新經濟新場景新產品首場發布會”現場。
正是因為看到數字經濟對現有生產生活方式的改變和對城市傳統動力結構的沖擊,“一定要改變傳統的發展動力,創造城市發展的新動能”成為成都發展新經濟的核心思路。
很快,第二個“雙百”如期而至。4月29日,又一場新經濟新場景新產品發布會在成都江灘公園舉行,100個新場景和100個新產品再次全面發布,現場公園城市建設相關企業與國內外知名企業舉行了“云簽約”儀式,簽約金額共計50億元。
穩就業保民生 發展與生活“一個都不能少”
疫情讓很多行業遭遇困境,“逆境求生”成為擺在政府和企業面前需要共同攻克的難題。
2月6日,成都發布了《成都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有效應對疫情穩定經濟運行20條政策措施的通知》,聚焦5大產業32個細分行業出臺扶持政策,明確指出建立復工駐點指導督查制度,協調解決防疫、設備、原輔料、人工、運輸等困難。
在企業復工過程中,成都市相關部門派出專人專班下沉到企業,采取一對一服務方式,協調解決企業復工遇到的具體困難。
2020年2月19日,一汽大眾成都分公司工人在總裝車間內作業。 新華社記者 劉坤 攝
3月4日,成都再次發布《關于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奮力完成2020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意見》,包含了十個方面共33條加強疫情防控、支撐經濟發展的“干貨”。
5月6日,《成都市促進創業投資發展若干政策措施》正式印發,給出了對創業投資企業給予最高5000萬元的落戶獎勵;分期設立總規模50億元天使投資基金等等給力政策。
從“20條”到“33條”、從5000萬到50億,這些精準發力的數字背后,還有成都傳承千年的柔軟與包容。疫情發生以后,成都明確規定政府采購項目預算30%以上專門面向中小企業采購,還出臺了允許大型商場占道促銷、允許小商販占道經營的“柔性”政策。通過這些暖心的舉措,成都增加了大約8萬個就業崗位,中心城區餐飲店鋪復工率超過98%。
2020年3月21日,食客在成都一家火鍋店內用餐。新華社記者 李夢馨 攝
商鋪的活躍、商販的流動,讓聞名全球的“美食之都”又開始香氣四溢,熱愛生活的成都人重新走上街頭,品味起這個城市最溫暖熟悉的煙火氣息。
5月的早晨仍有一絲涼意,上班族拿著早餐走過開滿藍花楹的街道、老人拖著小車在去往菜市場的路上、系著紅領巾的小學生們蹦蹦跳跳走向學校、一個女生在一片梔子花香處駐足微笑……
這就是成都最尋常的日子。在被疫情摁下“暫停鍵”之后,這座城市和生活在這座城市里的1658.1萬人一道,正加速“重啟”,柔韌堅定地快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