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在“放”與“管”中找到城市管理與市容秩序的平衡點
城市煙火氣,最撫凡人心。
深夜來幾串燒烤,夏日來一碗冰粉,路邊紅紅火火的小攤,熱熱鬧鬧的氣氛,撫慰一城人的心,更吸引萬千的目光注視。
正在召開的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楊寶玲建議,在進一步加強規范城市管理的同時,因地制宜,釋放“地攤經濟”的最大活力。楊寶玲建議制定統一的“地攤經濟”準入許可標準、從業資格條件和商品入市手續,采取頒發資格證、許可證等方式,給予“地攤經濟”與從業者合法地位。
隨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政府該如何促進城市經濟發展,恢復城市“煙火氣”?
創意之舉,撬開城市“煙火氣”的大門
□畢舸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特約評論員
隨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社會經濟逐步恢復正常,如何實現中央所提出的“六穩”、“六?!保鸢钙鋵嵰蔡N藏在各地的創新之舉中。
面對疫情,受影響最大的莫過于中小微企業和普通就業者,急需更為寬松、開放環境的也是他們。例如,成都放寬占道經營的創新探索,實現了民生需求與相關服務行業的有效對接。5月23日,在央視新聞“兩會1+1”欄目中,白巖松提到成都允許商戶室外經營時表示,只有政府給自己添麻煩,才能給遭受了巨大損失的需要復工復產的企業添利潤。
對于臨街小店以及小商販而言,在允許范圍內擴大經營范圍,可以獲得更多接觸消費者的空間和渠道,吸引更多客人,也方便市民購物和生活。同時還能自發形成新的零售、餐飲服務熱點區域,帶動所在地區相關行業的加快復蘇。
不僅是成都,各地在穩就業、促消費上都花了不少心思,比如復工復產剛剛開始,許多地方的領導干部就帶頭消費,進店就餐購物等,起到了一定示范作用。隨后,各地陸續推出的消費券模式,給百貨餐飲等行業帶來了新的消費“節日”。而安徽、湖北、浙江、廣東等不少地方的官員,最近都在利用電商直播這一新平臺,帶頭直播帶貨,成為地區特色產品的代言人,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各地通過模式創新,政企聯動,創造就業和消費的新空間。此舉不僅能緩解實體經濟尤其是廣大中小微企業受疫情影響帶來的運營壓力,更能通過餐飲、服務、零售、農業等民生所需行業的加快運轉,為產業上下游帶來更多活力,并且為民眾日常生活及企業復工復產提供有力支持。
也因此,如何貫徹落實保居民就業、?;久裆?、保市場主體等目標,關鍵也在于各地決策者如何開拓思維,以強化民生服務便利性、易得性為核心,通過一系列創新舉措,讓城市“煙火氣”更快回到大家身邊,從而為接下來的經濟發展和消費復蘇打下更為良好的社會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