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道串聯起“上班的路”和“回家的路”,串聯起生產區與生活區。美好環境把人才吸引過來,而公園,便和產業、居民和諧共生了。

  從更深層次看,公園城市的建設也是一次引領經濟組織方式的變革。通過把創新驅動作為城市發展的主引擎,大力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構建形成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經濟體系,讓城市發展真正告別了工業邏輯。

  以示范區扛起“新的發展模式”

  成都,跨越龍泉山

  2020年1月,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提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使成渝地區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重要經濟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改革開放新高地、高品質生活宜居地,明確指出支持成都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

  對比過去的三大城市群:京津冀“京津冀協同發展”、長三角“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再到珠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建設,兩個定位是全新的——不僅是首個布局在西部形成的高質量發展重要增長極,也是首個將“宜居”納入定位的城市群。

  這當然有天府之國宜居的傳統,更不容忽視的是成都當下在公園城市建設上的示范意義。畢竟,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兩個中心城市是世界十大城市群當中唯一人口和經濟雙增長的城市群,成都“人才新政”實施的2年里,超過30萬“蓉漂”人才用腳投票來到成都。

  肩負起建設示范區的歷史新使命,成都的公園城市建設不再著眼于某一具體領域或某一目標城市,而是寄托了未來城市的遠大理想。

  從成都出發,延伸的城市表達有很多。或是從中尋求解決“大城市病”難題的方案,或是根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打造西部地區高質量發展重要增長極和動力源,或是為世界城市可持續發展提供“中國方案”。這些希望都凝縮在公園城市的建設中,凝縮在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依歸中。

  凡事預則立。為了抵達遠方,成都向前邁了一大步——跨越龍泉山,向東!

  “東進”,不僅是要對人口和產業分布進行重塑,跳出盆地和東進擴容,使人口和產業的分布與資源環境的承載力、經濟發展的流向,更加匹配。從經濟承載力的角度,更是要通過統籌規模、產業和空間,實現龍泉山東西兩翼的產業體系功能互補,錯位協同。

  宜居,成都最寶貴的城市氣質,也是最難得的競爭力。

  “這一代年輕人和我們那代人不一樣了,他們要詩意的棲居,哪里有高品質的生活就會選擇留在哪里。”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原院長李曉江感嘆“后浪”的變化,從城市規劃和發展的角度而言,“后浪”呼喚城市新的發展模式。

  此前,北京和上海市都編制了新一輪的城市總體規劃,探路城鎮化進程的“下半場”邏輯,李曉江認為,成都剛剛掛牌的東部新區也是對“下半場”邏輯的探索。

  成都東部新區以高質量的生活與服務吸引人,人才與就業人群吸引企業的發展邏輯,將實現“精筑城、廣聚人、強功能、興產業”——這會是一座為“后浪”而生的未來之城。

  東西協同,再看成都,疏密有致的空間、宜居宜業的環境。這座公園城市超越了當年的城市形態,卻又保留了山水人文內核。即使放之遙遠的未來,它在“下半場”的賽道里也毫不落伍,反而擁有后發超越的可能。

  就在本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發布。在新一輪西部大開發中,成渝與關中平原城市群是西部地區的兩大核心引擎,承擔著帶動整個西部發展的重任。

  這意味著,身擔內陸門戶重任的成都,在新一輪西部大開發中將扛下更多重任。

  在公園城市的建設中,成都已形成聚人引人的環境、構筑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面臨新的挑戰和重任,不用懷疑——這重任,成都扛得住!

  紅星新聞記者 鐘茜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