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之下,中央文明辦決定,不將占道經營、馬路市場、流動商販列為今年文明城市測評考核內容,推動文明城市創建在恢復經濟社會秩序、滿足群眾生活需要的過程中發揮更加積極作用。

  這一創新探索的源頭正是成都。今年3月,成都實施“五允許一堅持”新政后,街邊小店“原地復活”,深夜食堂人氣火爆,咖啡館的小方桌擺到了梧桐樹下……這些“柔性執法”為城市帶來生機與活力。

  尤其是全國兩會期間,成都“允許在一定區域內占道經營”的“五允許一堅持”政策成為熱詞。

  “小攤販占道經營”更是引起人民日報、俠客島、光明網等齊發評論。而“地攤經濟”的背后,對于保障民生、促進就業、刺激居民消費和經濟恢復具有重要意義,也彰顯出文明城市創建本身所具有的民本情懷和民生溫度。

  事實上,成都一直在尋求城市治理的最優解:通過“包容審慎”的監管框架,將“剛性底線”與“柔性邊界”結合,為“保就業”提供堅實支撐,為經濟發展培育新動能。

  人間煙火氣的背后

  措施之外,還有企業服務

  52幢整齊排列、由集裝箱改造的“鐵房子”,涂著風格各異的彩繪外衣,每天一大早,以前到處“打游擊”的流動攤點都會帶上新鮮的水果、美味的缽缽雞、香甜的炸土豆等到這里販賣。地面整潔干凈,貨物擺放有序,很難想象都江堰市銀杏街道壹街區上這條風情美食街其實是一個便民服務點。

  “雖然這里是劃定區域限時經營,但顧客、收入都很穩定。”街上賣缽缽雞的劉大姐忙里偷閑告訴記者。周邊的居民也很滿意,“不僅生活方便了,街道也保持得干凈整潔。”

  經營商家和往來市民點贊,來源于“五允許一堅持”服務措施的實行,也讓成都的“人間煙火氣”被全國網友送上熱搜。正如一位網友所說:城市“煙火氣”的回歸,不僅方便了群眾生活,更能有力促進零售、餐飲、旅游等行業的加快復蘇,進而帶動消費和就業。

  為此,成都市場監管局還推出全力支持企業復工復產17條舉措,每一條都很“硬核”。比如,針對復工復產中遇到的市場準入實際困難,成都推出了延長證照期限、暫停行政許可現場核查、實行容缺受理等極為人性化的舉措。

  作為新零售第一網紅的盒馬鮮生,在疫情期間的需求量激增,隨之而來的是員工人手的緊缺,而員工健康證過期等問題成為“頭疼事”。了解這一情況后,成都市市場監管局按照“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食品生產經營人員因受疫情影響暫時無法辦理新證的,其健康證明視為有效,并可延長其有效期”的規定,柔性執法,有效解決了企業難題。

  種種不斷創新的措施,讓人間煙火氣的成都迅速“回血復活”。兩個月時間,成都交出了“增加就業崗位10萬個以上、助力中心城區餐飲店鋪達到98%復工率”的成績單,成為復工復產復市最快的城市之一。

  城市治理的答卷

  為創業者提供成長空間

  在成都,包容審慎監管、柔性執法并不是疫情期間獨有的產物,而是對“以人民為中心”理念一以貫之的踐行。

  事實上,從網約車、共享單車等新經濟的涌現中,成都早已顯示出其包容姿態。2018年成都市便已著手研究包容審慎監管執法。2019年出臺《關于全面推廣行政處罰“三張清單”制度推進審慎包容柔性執法的指導意見》,首次在全國提出并在全市范圍內推行行政處罰“三張清單”制度,為創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蓉漂”劉洋(化名)就是這一創新制度的受益者。劉洋和4個同學注冊的成都某科技公司,由于對相關法律法規了解不夠,在公司網站和宣傳資料中出現了使用絕對化用語,違反了廣告法的相關規定。“該公司系初次違法,違法行為輕微,能夠及時整改,并未造成嚴重后果,符合‘不予處罰事項清單’。”成都市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調查后,最終并未開具罰單,而是幫助企業進行整改。“這樣的柔性執法讓我們對守法合規經營有了更深的體會。”劉洋說,今年一季度公司的凈利潤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10%。

  柔性執法與剛性管控

  2萬余家市場主體受益

  滿帶城市煙火氣的創新探索,依舊在不斷尋找著柔性執法與剛性管控的度與平衡。

  今年4月22日起,成都陸續出臺了《關于推進包容審慎監管支持市場主體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關于推行柔性執法的實施意見》,編制了“成都市市場監管領域違法行為行政處罰三張清單”,明確在特定條件下,對100項輕微違法行為不予行政處罰,對60項違法行為減輕處罰,對60項違法行為從輕處罰。

  據不完全統計,成都市場監管推行包容審慎、柔性執法一年來,責令改正不予立案、免于處罰的情形共約2504件,從輕處罰的情形共約4098件,減輕處罰的情形共約1277件,行政輔導、行政建議、行政提示、行政告誡、行政約談、行政回訪等行政指導情形共約21683件。這也意味著,至少2萬余家市場主體因此受益。

  5月28日,成都市城管委公布《關于建立城市管理“八項機制”深化柔性管理服務助力“六保”任務落實落地的意見》,更是明確了占道擺攤在哪擺、何時擺,以及由此帶來的市場秩序、衛生健康方面的問題,也有了解決措施。“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剛柔并濟,成都以另一種治理方式激發經濟活力。同時,成都也正在嘗試,如何在煙火氣中創新求變,積蓄勢能以推動高質量發展。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李彥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