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成都還將在中心城區城市建設用地內分別規劃建設585個社區公園和2593個游園。
對專類公園,成都則將在中心城區城市建設用地內規劃建設專類公園41個。保護傳承歷史名園,對桂湖公園等川西歷史名園進行保護性修繕,支持引導人民公園、望江樓公園、百花潭公園、文化公園等為代表的傳統名園開展城市公園運營管理創新試點,營造文創文旅融合場景。
此外,成都還將根據城市發展、生態景觀建設和市民不同年齡段需求新建一批游樂公園、兒童公園、健身公園、紀念公園、城市濕地公園等專類公園。
城市見“綠”
東部新區300米見綠,500米見園
在市域綠地系統規劃中,《送審稿》還強調要強化“兩山、兩網、兩環、六片”的市域綠地系統結構,形成覆蓋全域、城鄉一體的網絡化布局模式。
其中,成都設計了東部城市新區-區域中心城-特色鎮-新型社區 (林盤聚落)的四級城鄉體系。《送審稿》提到,成都將實施龍泉山“增綠增景”“東部森林”計劃和沱江生態修復等重點生態工程,并強化城鎮之間的生態隔離區,防止組團粘連蔓延式發展。
據悉,至2035年,東部城市新區的城鎮綠地率不低于45%,綠化覆蓋率不低于50%,人均公園綠地面積不低于16平方米/人,并重點建設一批綜合公園和專類公園,按照300米見綠,500米見園的原則布局一批社區公園和游園,建成一批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示范性公園。
區域中心城包括都江堰、彭州、金堂、崇州、大邑、邛崍、蒲江、新津8個區(市)縣城區。《送審稿》強調明確綠地建設重點和特色,禁止盲目建設大廣場和大綠地。
特色鎮包括聚源、三道堰、平樂、甘溪、興義、通濟、懷遠、五鳳、安仁、洛帶等97個,并倡導“一鎮一特色”,突出綠地建設與自然環境的相融性。
新型社區(林盤聚落) 則要結合《成都市農村新型社區建設技術導則》,農村新型社區環境綠化應體現川西地域特色風貌和良好的生態效益,綠地率控制在20-30%之間,鼓勵墻面綠化和屋頂綠化。
紅星新聞記者 葉燕 鄒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