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里的綠色空間,不僅能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維護生物多樣性、塑造優美園林景觀,同時還能緩解城市熱島效應、營造休閑游憩空間。

  紅星新聞記者今日(6月5日)從成都市政府官網獲悉,《成都市公園城市綠地系統規劃(2019—2035年)》送審稿(簡稱《送審稿》)已編制完成,目前正在公示并征求公眾意見。

  這份送審稿多達近70頁。紅星新聞注意到,在規劃目標中,成都對城市綠地率、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率等形成了量化的目標——

  比如,到2025年,實現城市綠地率不低于40%,人均公園綠地面積不低于14平方米/人,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率不低于90%的目標。

  到2050年,市域生態環境得到全面保護和修復,公園城市綠地系統更加完善,環境、經濟及社會的綜合效益得到充分發揮,實現可持續發展。

  要實現這些目標,接下來,成都“綠”還會在哪里?

  家門口見“綠”

  中心城區規劃建設綜合公園100個

  宜居,是成都的城市定位。如何宜居?首先需要“綠”。

  《送審稿》明確,至2035年,成都中心城區3677平方公里的規劃范圍內,建成綠地2058.02平方公里,占中心城區規劃面積的56%。其中,具備公園功能的綠地3642個,面積為1633.34平方公里,占中心城區規劃面積的44%。

  紅星新聞注意到,成都將這些綠地主要分成了四類:綜合公園、社區公園、專類公園、游園。

  其中,中心城區城市建設用地內規劃建設綜合公園100個,總面積5281平方公里。

  在老城片區,即錦江區、青羊區、金牛區、武侯區、成華區和高新南區大源組團,成都將對塔子山公園、新華公園、鳳凰山公園等公園進行提檔升級,促進公園景觀、治理、業態全面提升,使“老公園”煥發“新活力”。

  此外,成都還將重點建設交子公園、新川之心、大源中央公園、綠軸公園、北湖公園、海濱公園、新金牛公園、新橋公園等公園綠地;天府新區直管區重點建設天府公園、南湖公園等公園綠地。

  其他片區重點建設空港中央公園、驛馬河公園、東風渠公園、東安湖公園、洛帶溪公園、鳳凰湖生態濕地公園、大時代1956公園、泥巴沱森林公園、溫江公園、光華公園、空港中央公園、怡心湖公園、磨底河帶狀公園(創智公園)等公園綠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