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超算中心效果圖

  封面新聞記者 楊晨

  超級計算機不僅是國之重器,也是當今時代科技進步與創新發展的“新發動機”。在最新的基礎科學領域——氣候模擬、生命科學、天體物理的研究中,以及在最流行的產業領域——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基建”大潮中,超級計算正在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6月11日,由四川天府新區成都管委會、成都市科技局、成都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主辦,成都超算中心運營管理有限公司承辦,成都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支持的首屆“超級計算創新應用天府論壇”在天府新區圓滿落幕。

  本次論壇以“賦能數字經濟、超算融入時代”為主題,邀請了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樂嘉陵,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副主任、中科院超級計算中心主任遲學斌等數十位院士專家及數百家用戶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探討超算前沿技術、超算賦能行業應用等熱門話題。

  “成都超算”填補西部地區布局空白

  將于2020年內建成投運

  創新是推動城市發展的第一動力。新時代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為成都帶來了時代機遇,高起點高標準規劃建設中國西部(成都)科學城,是貫徹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務實行動,對筑牢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內核、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創新引擎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成都市政府不斷加大對科技創新產業的支持力度,經過數年積累,已基本形成了高科技產業集群發展的態勢,原有算力已無法滿足產業互聯網時代各行各業不斷提升的計算需求,亟需具有強大計算能力的平臺來支撐,提升城市創新創業活力。將超級計算與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進行深度融合創新,已成為推動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手段。

  從2018年8月開始,成都市全面啟動成都超算中心籌備工作,有關部門赴全國多個已建成超算中心考察調研,明確了在成都建設超算中心對推動產業創新發展、促進科研能力提升、填補西部地區布局空白的積極意義,并很快就將選址地定在了天府新區。

  據悉,成都超算中心位于成都科學城鹿溪智谷核心區,總投資約25億元,凈用地面積約36畝,總建筑面積約6萬平方米,包含硅立方計算機、動力樓和科研樓等部分。建成后,“成都超算”將成為科學研究和產業發展的利器,推動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前沿科學技術實現跨越式發展,促進航空航天、電子信息、裝備制造、先進材料、能源化工、生物醫藥等領域形成現代產業體系。

  同時,成都超算中心將建設開放共享的大型公共服務平臺,開展科學研究和創新應用,支撐區域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促進科學發現、技術創新、人才聚集和經濟發展。目前,超算中心已正式進入全面加速建設階段,將于2020年內建成投運,填補我國西部地區國家超級計算體系的布局空白。

  創新依托

  近200家高校、科研院所、企業集中簽約

  在本次論壇上,近200家高校、科研院所、企業在論壇中以臺上臺下簽約的形式與超算中心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達成了初步合作意向。其中,清華四川能源互聯網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學四川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成都創新研究院、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等作為高校代表上臺簽約;中科院相關院所、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等作為科研院所代表上臺簽約;海康威視、中電啟明星、商湯科技、中科招商航空等作為企業代表上臺簽約。樂嘉陵院士、遲學斌主任與四川大學燃燒動力學中心主任李象遠等專家分別以專業視角,系統呈現了超算對于科學研究、工程計算、商業決策的重要支撐作用。

  專家們一致認為,成都目前有四川大學、電子科大等高校64所,中科院光電技術研究所等國家級科研機構30家,高校院所從事的科學研究都離不開超算支持,以成都超算中心為依托,成都將集聚更多領軍型科技創新人才,推動產出更多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科技成果,為成都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提供重要支撐。

  在隨后進行的圓桌論壇上,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首席科學家曹臻,中科院國家高性能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員何鐵寧,上海交通大學教授、云從科技創始人周曦等6位專家圍繞“超算如何助力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超算與智能化社會”以及“超算與人類挑戰性問題”等話題進行了熱烈探討。他們表示,在算力經濟驅動下,“成都超算”未來將對區域科技和經濟發展帶來積極的輻射作用,將有力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科研協作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創新發展,并將代表國家在超級計算的世界舞臺上展開競爭較量。

  此外,作為國之重器的超級計算機都有自己響亮的名字——銀河、天河、太湖之光、派……在論壇現場,主辦方還面向全球發布了主題為“名冠超算,智創未來——期待您的名智之選”的成都超級計算機征名活動。從6月12日開始,成都超算中心將在全球范圍內進行名稱征集活動,投稿方案如被最終采用,最高可獲5萬元的現金獎勵。相關信息可通過天府新區官網或天府發布微信公眾號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