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特殊的交流會
人大代表、政府部門、社區、企業……
大家一起來想辦法、提意見
2020年,成都市政府將“中心城區(‘11+2’區)增設150臺電梯”任務納入了民生目標。來自成都市住建局的數據顯示,今年1至5月,成都全市已經取得使用登記證投入運行的電梯有112臺,正在施工的有203臺。也就是說,未到年中,成都的目標任務已經完成了超過三分之二。
“但我們還是需要更加大力度去推進,尤其是要進一步化解和克服電梯增設的矛盾和困難。”成都市住建局物管處相關負責人表示。
18日,6名一直聚焦“既有住宅自主增設電梯政策”的成都市人大代表、成都市住建局物管處的工作人員、多名街道社區的工作人員,以及電梯企業代表,在雙流區的東升街道參加了一場交流會。
自從2018年政策啟動以來,這樣的交流會總會定期召開。18日的會上,大家聚焦的主要問題之一,就是如何在“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同意,其他業主無異議”的前提下,柔性化解居民矛盾。
“其實,老舊小區加裝電梯不僅是方便居民的舉措,也是社區治理的重要舉措。”成都市人大代表孫玉鳳如是說。
而成都市人大代表翁杰則建議,小區在協商的過程中,一、二樓業主的意見要充分考慮,并給予其一定的權益保障,避免雙方僵持、互不相讓。
事實上,國內有的城市采取的是“三分之二業主同意即可實施加裝電梯”的方案,亦有城市采取“一票否決權”。但成都的政策相對更有特點,要達到“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同意,其他業主無異議”,方能實施既有住宅加裝電梯。
18日下午,這場交流會“移師”新秀花園小區,適逢電梯安裝。3單元住戶劉小平告訴大家,自己所在的單元一共10戶人,7戶同意安裝,2樓的兩戶及5樓的一戶在充分溝通后,“沒再否決,表示無異議”。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王垚 攝影 呂國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