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在查閱資料過程中發現,以往出版的中國苦苣苔科所有資料中,均沒有對該種進行任何記錄和描述,包括中國植物志、《Flora of China》《中國高等植物》,特別是有關東喜馬拉雅地區的植物區系資料(《西藏南迦巴瓦峰地區維管束植物區系》《雅魯藏布大峽灣河谷地區種子植物》《西藏植物志》)等中均未記載。也即是說該物種與國內已經記錄的所有芒毛苣苔種類均不符合。
遂研究人員又將搜尋視野擴大到全球尺度上,在國際范圍內僅找到兩份標本,獲悉采集時間均在100多年以前(1912年),其中僅1份能公開獲取影像資料。通過存放在邱園的指定模式標本,發現在東喜馬拉雅地區新采集的這份標本在形態特征上可以完美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