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2020年的上半年已經過完。整個上半年,疫情對經濟造成了不小的沖擊。但也正因如此,新經濟成為了城市轉型發展中最不可忽視的機遇。
7月2日,財新智庫和BBD(數聯銘品)聯合發布《萬事達卡財新BBD中國新經濟指數》6月數據。數據顯示,中國新經濟指數(NEI)再度上升,6月指數為 32.1,即新經濟投入占整個經濟投入的比重為32.1%,較5月提高1個百分點,為2017年9月以來最高。這也意味著在新冠疫情后的經濟復蘇中,新經濟發揮了重要作用。
從國內城市數據來看,依照2020年4月新經濟城市綜合成本指數調整后的新經濟總量排名,成都排名國內城市第三位,僅次于北京和上海,位列新一線城市第一。
![成都排名第三](http://n.sinaimg.cn/sc/crawl/47/w949h698/20200704/2d76-ivwfwmp4202433.jpg)
[全國變化]
6月,新經濟行業入職平均工資水平為每月11460元
高于全國平均入職工資水平6.7%
2017年起,《萬事達卡財新BBD中國新經濟指數》正式開始連續發布。該指數包括勞動力、資本和科技三項一級指標。
根據該數據報告顯示,今年6月,中國新經濟指數(NEI)較5月上升1個百分點,為32.1,即新經濟投入占整個經濟投入的比重為32.1%。其中,資本投入上升是6月中國新經濟指數上升的主因。資本投入指數近一年來波動上升,6月指數為42.5,環比上升4.6。
從行業來看,6月的中國新經濟指數中占比最大的行業為一代信息技術與信息服務產業,6月為總指數貢獻了11.1個百分點;新材料產業上升最快,為總指數貢獻了2.3個百分點。
2020年6月,新新經濟行業入職平均工資水平為每月11460元,較5月提高2元,高于全國平均入職工資水平6.7%。新經濟工資數據主要來自51job、智聯招聘、拉勾、趕集網等數個招聘網站的招聘信息,即對勞動力的需求工資。
高校畢業生是當前就業的重點群體。報告發現,應屆生招聘數量自2019年6月起不斷下降,2019年11月降至最低值。新冠疫情期間,應屆生招聘數量增長有限,4月疫情好轉后,雖然招聘數量大幅回升,但仍比2019年同期低26%左右。在6月應屆生招聘中,萬元以上崗位占比為2.7%,高于2019年6月的1%,說明今年招聘減少的主要是低端崗位。
從典型服務業崗位招聘數量來看,1月新冠疫情暴發后,傳菜、快遞和送餐三類崗位招聘數量持續同比下降,直至6月才有所提升。其中,傳菜和快遞招聘數量分別增長42%和50%,這也說明線下服務業首次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