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區位效果圖:“一山連兩翼”的城市新格局。

  三年孕育,今年5月,成都東部新區正式掛牌,同步發布的總體方案和空間發展規劃,清晰描繪新區未來新貌。

  “與規劃多少人口相比,更重要的是如何吸引這些人到這里安居樂業。”成都東部新區黨工委專職副書記劉勇的思考,恰恰符合《報告》內容。

  《報告》以東京大都市圈茨縣建立的筑波科學城為研究樣本,梳理出幾條成功經驗:營造高品質宜居宜業環境、產城融合發展、創新打造“豐田未來城市”等。

  簡而言之,就是以良好的環境、住房和公共服務吸引人員入駐并留下。

  同為城市“未來之城”,替換為成都東部新區,需要向東京學習借鑒的是:

  如何從建設新城,順利過渡到經營新城?

  首先是城市空間、產業經濟結構的優化和調整。

  嚴網林教授說,規劃建設新城,應從城市圈的角度,綜合考慮開發的社會經濟效益。

  成都東部新區首條環城道路近日建成。 中建八局供圖

  從這個角度來看,東部新區的誕生,天然肩負著國家使命——成都東進,重慶西擴,東部新區要打造成為成渝相向發展的新興極核和動力源。

  “設立東部新區,對成都破解單中心攤大餅的城市結構,優化城市空間,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在中國社科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鵬飛看來,東部新區擔負著以“龍泉山東側四川主要的現代制造業和生產服務業產業發展帶”為重任的產業布局,注定未來是一片投資熱土。

  地鐵十八號線三岔湖站 郝飛 攝

  基于此背景,《報告》給出的建議重點在于:結合東京打造“豐田未來城市”的新啟發,東部新區應該進一步探索“未來城市”的實施建設模式,即創新營城模式。

  成都已經在探索,并提出“人城產”的營城邏輯——以人成為第一步任務,只有更多的人,特別是年輕人,高素質的人群進入東部新區,才有未來之城的基礎。

  事實上,在這個邏輯下,成都未來之城的打造和經營,已經額外擁有了大批“規劃師”和“諫言者”——

  相關產業從業者、想來成都發展的年輕人——作為未來的新成都人,他們的興趣愛好、新興生活方式,都是應該長期關注,并作為決策的重要佐證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