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瞄準產業新空間,成都正大力重塑產業經濟地理。
成都以產業生態圈為引領,推進產業功能區建設,以“人城產”邏輯推動城市發展方式轉型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3年間,14個產業生態圈和66個產業功能區建設初步成形、效應顯現。
2017年夏天,在距離成都市中心30余公里的興隆湖畔,一座可觀湖景的星巴克開放,彼時,被戲稱為“最孤獨的星巴克”。
如今,它已悄然撕掉這略帶戲謔的標簽。“人來了、企業來了、游客來了,我們早就不孤獨了。”從這間星巴克開業到現在,店員小劉體會深刻,“現在,高峰時間排隊都會排到門外去?!?/p>
“最孤獨的星巴克”的成長背后,是一座科學城的長成。
今年,6月,中國西部科學城亮相,推動“一核四區“聯動發展,成都科學城作為其中關鍵“一核”。據成都科學城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成都科學城聚焦航空航天、信息技術、生命科學等重點領域,落地成都超算中心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研究平臺7個,引進國家級創新平臺16個,校院地協同創新項目37個,構建從基礎研究到成果轉化的全鏈條創新生態。
縱觀成都,66個產業功能區建設發展如火如荼,但這還不夠,將目光進一步聚焦,成都還需下“細功夫”。
先看空間布局。在寸土寸金的上海,60平方公里的產業新空間是如何布局的?
上海的探索是通過推動重點區域轉型升級和存量用地盤活,促進資源有效流動和優化配置,來保障產業發展空間,這60平方公里被分布在浦東新區、寶山區、閔行區、崇明區等九個區。
《報告》指出,從上海對產業用地的分級分類經驗來看,成都還可對市內產業用地進行詳細梳理,并針對產業功能區用地,按其產業發展方向進行結構調整與升級,促進存量工業用地盤活利用;
針對產業功能區外的零星工業用地,應結合產業發展全生命周期,推進低效工業用地整治和增減掛鉤工作,引導企業向產業功能區內轉移和集聚。
再看產業協同。《報告》分析,上海圍繞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構建“1+19+N”的三級科創空間體系經驗,成都市可圍繞成都科學城構建“核心科學城-重要科創載體-環高校技術研發節點-產業功能區-高品質科創空間”的多層級綜合科創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