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報告》中對這一模式的詳述,上海大都市圈是以“兩區兩帶”為發展格局:
圍繞中心城區15公里范圍確定國際功能區,突出金融服務、文化創意、商務辦公等職能集聚;
距離中心城區30-60公里作為創新功能區,承接高端制造業、高科技產業、金融后臺服務 等職能;
距離中心城區60-120公里區域劃定為“臨滬綜合城市發展帶”和“沿江-沿海貿易產業發展帶”,作為未來綜合性城市職能培育的區域和重要的對外貿易窗口。
這些綜合性的城區,就是上海都市圈內的多中心,既與上海有著緊密的經濟和空間聯系,還將形成多個的輻射腹地,通過對其本身以及外圍的產業服務節點的整合,整體成為上海大都市圈范圍內不可或缺的“亞結構”空間。
再看成都,近年來,四川提出“一干多支、五區協同”,今年,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在此背景下,成都作為“主干”城市,更需進一步推動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區域帶動力的成都都市圈。
上海大都市圈的發展經驗可為成都帶來啟發。
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唐子來是上海“2035”總體規劃核心專家,同時也擔任成都市城市規劃建設專家咨詢委員會專家。
在他看來,成都和上海作為國家中心城市,也都是所在區域的中心城市。上海要把全球發展資源輻射到長三角區域腹地,成都也應如此,把發展資源輻射到區域腹地。
唐子來進一步闡釋,就上海而言,一方面面向全球網絡的東側扇面,包括利用浦東國際機場、自貿區的新片區等地,把更多國際資源“引進來”;另一方面是對接浙江、江蘇和安徽等區域腹地的西側扇面,包含虹橋國際機場、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示范區等地,把更多資源“送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