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鏈接:
康熙57年(1718年),朝廷平息準噶爾叛亂后,選留千余兵丁永留成都并修筑滿城,即少城(寬窄巷子前身)。當時寬巷子稱“興仁胡同”,窄巷子稱“太平胡同”,直到民國初年,這種明顯具有北方風格的名稱才被“寬窄巷子”所取代,并一直沿用至今。
有人曾評價:她是成都三千年少城文化和三百年滿城文化的最后遺存,是北方胡同文化與川西民居四合院落融為一體的建筑風格在中國南方城市的“孤本”,是成都平原宜居休閑與時尚生活的最典型代表和中國首個院落式情景消費生活體驗最原真的標本。
上世紀80年代,寬窄巷子被列入《成都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2003年啟動“寬、窄、井”3條核心街區全面修復保護,核心區于2008年6月改造建成開街,成為四川“5?12”大地震后成都旅游業復蘇的標志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