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啃食的玉米葉▲被啃食的玉米葉

  頭天打藥,第二天蟲就卷起了

  三千畝矮玉米“齊打預防針”

  隨后,青白江區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將攜帶的藥劑發到了牌坊村一組的生產隊,對該片區域進行應急處理。“藥效還是好,頭天晚上發現,第二天打藥,第三天我們再去看,蟲基本都卷起來了。”唐貴彬翻出手機里的照片介紹說,“幺蛾子”的幼蟲藏在玉米葉里,長的大概兩厘米左右,死了之后就會卷成一團。

  青白江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年初,全區所有的農資店都張貼印有草地貪夜蛾畫像的“通緝令”。“農戶買種子買肥料就會看到,大家都了解了,為了自家的玉米,全民防治不再是空談”。與此同時,像唐貴彬所在的第三方職業化的監管隊伍,也會深入到村一級,作為防治的前哨站。

▲噴藥后,草地貪夜蛾卷了起來▲噴藥后,草地貪夜蛾卷了起來

  “一百株玉米中大約三十株發現了病蟲害,相對來說,屬于蟲害前期。”該負責人表示,草地貪夜蛾從云南入川,首先是西昌、攀枝花,之后再逐漸進入到成都周邊區(市)縣。“到我們這的應該都屬于漏網之魚了”。之所以青白江發現的不多,也得益于之前各個地區的有效防治。

  雖然這次發現的“幺蛾子”數量規模不算太大,但本著抓早抓小的防治策略,青白江區農業農村局在發現草地貪夜蛾后,對全區進行了一次統一防治,“全區玉米種植面積約6萬畝左右,其中秋玉米約1萬畝左右,目前草地貪夜蛾主要危害還未成熟的秋玉米,目前都進行了噴藥防治。”相關負責人表示。另外,田間調查的頻率也從之前的一周兩次增加到了三到四次,“早發現及時治療,‘幺蛾子’也是可防可控的”。(圖片據受訪者提供)

  紅星新聞記者 葉燕 林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