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開放式文創商業街區
華興街區升級后國慶亮相
城市更新,是活力區打造的又一關鍵詞。
成都人都知道華興街,但很多人不知道,華興街有成都設立的第一個國家郵政局,成都點亮的第一盞路燈,也在華興街。事實上,比春熙路更早,華興街就是成都的商業中心。作為成都重點項目天府錦城中“八街九坊十景”的一個子項目,華興街的提檔升級將以挖掘歷史文化為重點,著眼于構建開放式文創商業街區。
葉時文透露,當前華興街上正進行的一個項目,專門引進家居界設計大咖,里面的一桌一燈,都是設計師的原創設計。不僅將對內部進行改造,其外觀也能提升整個街區的面貌。從前期策劃到后期打造,華興街改造共花費兩三年時間,提檔升級后的華興街區將在國慶節前正式亮相。
延長時尚消費產業鏈
初步形成“1124”發展格局
當前,春熙路已初步形成“一核一軸兩帶四區”的“1124”發展格局——即1個核心:春熙路商圈;1條產業軸:東大街;2條生態帶:錦江生態帶、沙河生態帶;4個產業社區:春熙時尚消費社區、東大街消費金融社區、攀成鋼國際休閑社區、東湖文化演藝社區。聚集高端要素、縮短消費時差,大力發展消費金融、突出文化休閑功能,打造成都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最具標志性名片。
但葉時文坦言,與部分現代商貿產業生態圈中動輒引進上百億的新建項目相比,因區域位置難以新建項目的活力區也有“危機意識”。但另一方面,她認為,以太古里、IFS等高端商業綜合體為代表的春熙路商圈有著百年春熙獨特的文化基因,且到達性強,市民通過步行,即可從一個綜合體到另一個綜合體。再則,春熙商圈呈錯位性、差異性發展,業態層次豐富,基底很強,可以滿足不同人群的消費需求。
同時,活力區也在布局新的消費場景:在春熙路新夜間消費場景中,不僅會有網紅打卡點,還將布局開放式直播平臺。
在產業鏈上下游,管委會還梳理出睿東中心等地可利用的閑置空間,針對時尚消費產業細分領域,通過前期調研重點產業鏈配套需求,未來將把相關產業配套引進,以此來延長成都的時尚消費產業鏈,助推企業發展。
下一步,活力區將全力拓展消費空間,東西雙向共進,“讓市民和游客從西至東,跨過錦江,每一步,都有消費場景,步行其中,就實現了商圈人氣流動。”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葉燕 彭祥萍 圖據受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