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宋瀟

  “我的舅舅絕對不是五保戶。”今年50歲的陳民,心里一直有個結,他的親舅舅在走失七年后,被宣告死亡,名下14萬余元財產與一套安置房的歸屬,卻成了問題。

  2012年4月,成都龍泉驛區西河鎮躍進村張文老人,騎著一輛三輪車,消失在了十陵鎮的菜市里,家屬和社區得知消息后,多番尋人無果,于2014年選擇報警。2019年,法院宣告張文死亡,這之后,圍繞老人的遺產繼承問題,家屬與社區之間,爆發了一場糾紛。

  社區認為,從1976年起,張文一直由村上和社區在照顧,屬于“五保戶”,老人走失后,社保養老金、房產拆遷所回遷的房屋以及補償款等費用,理應歸還社區。可張文的侄子陳民和外嫁的親妹妹張娟卻否認這樣的說法,他們覺得,社區哪怕是“照顧”張文,也僅僅只是代管,并不能繼承遺產。

  一場“遺產糾紛”就此展開。

張文張文

  失蹤的聾啞老人:

  賣菜途中突然消失 侄子和妹妹回憶事發細節

  時隔8年后,陳民依稀記得,舅舅張文每次到他家吃飯時,總是吃一口菜,就會放下筷子觀察旁人的神情。因為耳朵聽不見,也無法用言語表達,張文就用這樣的方式,試圖融入正常人的生活。

  那是在2012年4月23日。張文騎著一輛三輪車,從西河鎮躍進村七組的家中,前往十陵鎮賣菜,之后再也沒有回來。原本,陳民想讓舅舅中午到他家吃飯,他還叫了父親去張文家里,讓兩個老人搭伴過來。

  誰知,人還沒到,失蹤的消息卻到了。陳民得知張文走失后,趕忙到十陵鎮上尋人,而遠嫁陜西的張娟也趕到成都,參與找人,當時,和他們一起的,還有一眾親戚和躍進村的村民,“我舅舅是聾啞人,本身也沒得病,身體很健康,但不知道他為啥會突然消失。”

  平時,張文一個人居住,沒有結婚,名下無兒無女。在村民眼里,張文勤勞,樂于助人,“種土地厲害得很。”

  據陳民回憶,張文走失后,他曾經問過村里的人,到底有沒有報警,“他們跟我說報了警,我沒有多在意,當時也不懂這些程序。”這之后,他們張貼尋人啟事,在網站刊登找人信息,都沒有結果。

家屬在網上刊登的尋人信息家屬在網上刊登的尋人信息

  張文這一走,就是兩年后,一晃來到2014年。

  在張文失蹤,確定再也無法找到之后,他的妹妹張娟再次從陜西趕來,并于當年5月5日在龍泉驛區西河鎮派出所報警。據一份接(報)處警登記表顯示,當時的報案人為張娟,身份是張文妹妹,在事發時,有人看到張文在十陵鎮的路邊維修自己的三輪車,失蹤后家屬并未到派出所反映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