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氣炎熱,成都東南二環外一小區的不少業主也很上火:小區里一處商業建筑,經過大半年裝修,傳聞要開“幼兒園”,還對外招生。“我們是封閉式小區,這樣不是開放了嗎?”因擔心居住環境以及安全,他們希望關閉“幼兒園”。
據介紹,開班招生的另一方,無論是產權方還是租賃的經營方,也都是小區業主,“我們作為相鄰權人,小區其他業主應當給予我們必要的通行權利。”按照其說法,開辦的是培訓機構,會考慮招收小區外人員的子女。
幾次協調,雙方的想法分歧很大。有業主在小區里組織簽名登記,反對開辦對外的“幼兒園”,據稱已經有1000戶左右的業主參與。據了解,整個小區有大約3200戶業主。
轄區東湖街道辦公共服務科則表示,會依法依規繼續搭建平臺組織雙方協商。
小區里開“幼兒園”?對外招生?業主不淡定了
2009年,劉女士在成都東南二環外這處小區買了房。她不常住,今年7月回小區的時候發現,小區里游泳池沒有蓄水,“兒子小時候還在里面學過游泳。”一旁的休閑會所——小區里的一棟商業建筑,作為小區配套會所,曾有過健身房、茶吧——也凌亂不堪。“又看到物業辦公室外面聚集了不少人。”一打聽,劉女士不淡定了,“聽說原來的會所被人租下來,要改造成‘幼兒園’,還要對小區外招生。”
“我們小區是封閉式小區,對外招生,那不成了開放式小區?”劉女士表示,會所的新動態令她擔心小區的居住環境以及安全。
和她有一樣想法的業主不少。張先生說,小區會所、游泳池等設施,以前雖然也有小區外的人來玩,“但人基本是小區其他期的,也不多。”他向紅星新聞記者說:“疫情期間本應該嚴格控制進出小區人員,這樣開放怎么能行?”另一方面,業主陳女士也擔心,如果真成了“幼兒園”,那么早晚接送小孩勢必會影響小區附近的交通安全。
業主彭女士告訴紅星新聞記者,會所此前也有一些商業,“健身房、麻將館、小超市,也有一個小學堂。”按照她的說法,這個小學堂主要服務小區業主,“人不多,大概二三十個。”她介紹,去年下半年會所開始裝修,就有“建幼兒園”的傳聞,“業委會應該還詢問過情況。”直到今年7月初前后,裝修拆圍,門口也掛了牌,“有業主進去看了,就是幼兒園或者培訓機構的樣子,也有供兒童游玩的設施。”
“這個新開的機構叫做修哲學堂。”會所建筑面積2400多平方米,業主們也猜測學堂的招生規模,多名業主提到,他們聽聞學堂會招一兩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