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辦聘用人員利用職務之便,騙取公款如何處罰?8月10日,紅星新聞從成都市武侯區人民法院了解到,近日,武侯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了周某某貪污罪一案,并依法判處被告人周某某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緩刑二年,罰金十萬元。

經審理查明,被告人周某某是街道辦事處社治辦聘用人員,在負責具體工作過程中,利用職務便利,通過減少應發人員名單替換為其本人及羅某等人的方式,制作虛假經費發放明細表。并用上述假明細表替換掉領導審批后的真實經費發放明細表,然后向稅務人員報賬。待經費發放后,周某某又向羅某等人謊稱系財務人員發錯經費,要求羅某等人將多收部分用微信轉賬或以現金方式交予自己。周某某通過上述手段貪污15萬余元。
法庭上,被告人周某某陳述:“第一筆資金到手后,竊喜的感覺壓過了慌張,可到后面想起那根紅線還是很害怕。我確實做錯了,對單位和家庭都造成了不好的影響,希望大家引以為戒?!?/p>
最終,法院依法作出上述判決。
周某某沒有政府編制,只是簽訂勞動合同的臨聘人員,為何構成貪污罪?據辦案法官介紹,刑法對國家工作人員的認定,并不是根據是否具有政府機關編制來認定,而是看具體人員是否從事公務,只要履行公務就具有國家工作人員的身份。聘用人員依照法律從事公務時以國家工作人員論。
相關鏈接:
《刑法》第九十三條 [國家工作人員的范圍]本法所稱國家工作人員,是指國家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和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委派到非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從事公務的人員,以及其他依照法律從事公務的人員,以國家工作人員論。
關雨涵 紅星新聞記者 胡挺 顏雪 圖片由法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