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落嵌入樓閣,巷子蔓延空中

  如果說寬窄巷子一期說是成都院落文化傳統(tǒng)的表達。那么,寬窄匠造所作為寬窄二期首批實施啟動的項目,其在延續(xù)寬窄院落意象的同時,又被賦予了新的時代內(nèi)涵。成都文旅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jīng)理張婷說,“寬窄匠造所是城市更新層面的新模式探索,我們稱之為‘嵌入式更新’。”

  首先,以視線“廣角”看過去,作為寬窄院落文化的現(xiàn)代化表達,寬窄匠造所以超前的空間設計形態(tài)“嵌入”少城核心區(qū)域,不僅賦予了千年少城新的發(fā)展動能,也為寬窄帶來了新場景、新業(yè)態(tài),以及更年輕化和社群化的新人群。

  此外,還有寬窄院落意向的立體化“嵌入”。記者探訪看到,整座建筑外觀由黑色、中灰、淺灰三種顏色鈦鋅板以三角形為基本模塊拼接,中間窗洞使用玻璃幕墻,形成內(nèi)凹的坡屋頂院落意向。回味間會發(fā)現(xiàn),雖是立體的樓宇,卻處處體現(xiàn)著寬窄巷子經(jīng)典的“院落”意向。

  據(jù)牽頭改造設計方案的同濟大學章明教授介紹,在設計理念中,一方面將寬窄巷子的合院肌理特征提取出來,轉譯成立體化的寬窄巷子院落,“也就是將平面的院落用立體化的方式來全新表達”;另一方面,新型鈦鋅板材料也突出了新時代建筑的面貌特征,從而形成了立體化、當代化的“最成都”街巷空間。

  寬窄匠造所還在舊樓改造中首次嘗試了“嵌入”露天斜向中庭的空間設計,通過景觀打造成為一個立體垂直的匠造公園,這就消解了空間內(nèi)外邊界,增加了匠造所空間與城市界面的互動溝通。

  事實上,在整體空間有限的情況下,用1200平的可用商業(yè)面積打造開放式斜向中庭,無疑是“奢侈”的。“但這讓匠造所獲得了垂直的公共空間,創(chuàng)造了不一樣的移步換景的體驗”,匠心公司董事長劉瑤說。

  而這種“移步換景的體驗”,少不了匠造之廊的加持。

  其實,早在匠造所尚在打造之時,已有“劇透”傳出,在露天斜向中庭,蜿蜒向上的紅色樓梯十分奪人眼球。如今,隨著匠造所亮相,紅色樓梯也即將“露出真容”。除了視覺上的奪目,它更串聯(lián)了匠造所的業(yè)態(tài)和空間,并將融合5G技術,打造成可進入可體驗可消費的網(wǎng)紅場景。

  這一網(wǎng)紅樓梯的設計,出自幾里設計的設計總監(jiān)齊帆之手。在他看來,紅色廊道是整個空間的畫龍點睛之筆。“其實整個建筑最重要的點是希望人們能透過公共空間從下至上,去體驗各種場景”,他表示,紅色給人一種視覺符號和導示,鼓勵和吸引著人們從入口到頂樓的盡頭,路途中一定能看到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