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疫情防控“安全隱患”

  我省開展農貿市場提檔升級行動

  農貿(集貿)市場作為日常人員流動密集場所,是常態化疫情防控下的重點場所。四川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環境衛生所所長陳劍宇告訴記者,指南針對農貿(集貿)市場薄弱環節研究細化、可操作性強的防控措施,就是為了進一步推動農貿(集貿)市場等重點場所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下做實做細預防工作,指導市場開辦者、經營者以及顧客全方位開展防控與防護,達到切斷病毒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的目的。

  記者了解到,今年6月,全省市場監管部門就對全省各地農貿市場開展了集中檢查和風險排查,發現部分農貿市場存在市場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投入少、市場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等問題,不少食用農產品集中交易市場開辦者存在重收費、輕管理等問題,未建立專業的食品安全管理隊伍,未督促指導入場銷售者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抽檢檢測能力不足,食用農產品追溯存在明顯短板,這些都是疫情防控的“安全隱患”。

  據悉,為進一步提升農貿市場管理水平,確保食用農產品流通安全,我省將開展農貿市場提檔升級行動。目前,四川省食品農產品集中交易市場食品安全規范化建設管理實施方案(2020-2022)正在制定中,將通過健全制度體系、完善食品安全追溯、主體責任落實、檢驗檢測能力提升、示范創建、監管執法等長效機制,全面提升市場食品安全監管科學化、規范化、信息化水平。“市場監管部門會統籌推進食品安全和疫情防控工作,從嚴監管,以大宗肉類、鮮活水產品、時令果蔬等重點品種,以大中型交易市場和批發企業為重點對象,以農藥獸藥殘留超標、市場開辦者和銷售者主體責任不落實為重點問題,持續抓好治理整頓。”省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敲黑板——

  農貿市場從業人員要注意啥?

  每日進行自我健康監測。上崗前確保身體狀況良好,并向市場開辦者報告健康狀況信息,主動接受市場的體溫檢測,若出現發熱、咳嗽等癥狀,立即報告,并及時就醫。

  做好個人防護。從業人員工作期間佩戴口罩、手套和著工作服上崗。禽畜肉類和熟食區還應當佩戴工作帽。口罩或手套弄濕或弄臟后,及時更換。工作服保持干凈整潔,定期清洗,必要時消毒。生鮮宰殺等特殊攤位的經營者除工作服外,按防護要求需穿戴防水圍裙、橡膠手套等。

  注意個人衛生。打噴嚏、咳嗽時用紙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擋等。不隨地吐痰,擤鼻涕時注意衛生。盡量避免用手觸摸口、眼、鼻。與顧客保持1米以上間距,減少與顧客的交談時間。

  加強手衛生。在處理和擺放水產品、肉類、熟食品、果蔬等貨品時,或雙手觸碰過貨架、扶手等公用物體等情況下,要及時用洗手液或肥皂在流動水下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劑揉搓雙手。

  顧客要注意啥?

  做好健康監測。在市場入口處主動接受體溫檢測,體溫正常者方可進入。若出現發熱等可疑癥狀,應當及時就醫。

  做好個人防護。在低風險地區農集貿市場內應當隨身攜帶口罩,在人多的攤位和難以保持1米以上間距的攤位購物時,應當佩戴口罩。中高風險地區顧客進入市場應當全程佩戴口罩,挑選商品時建議佩戴手套。優先采用掃碼付費方式結賬。

  加強個人衛生。避免用手觸摸口、眼、鼻,打噴嚏、咳嗽時用紙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擋等。盡量減少觸碰門把手、貨架、攤位等公共物品表面,觸摸后需及時進行手衛生。離開市場后應當及時進行手衛生。有條件時,可隨身攜帶速干手消毒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