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焚燒產生煙氣和香味的植物
祭祀行為在植物遺存方面也有所體現。遠古時期的祭祀方法很多,其中“燎祭”是極其重要的一種祭祀儀式。據《禮記·祭法》中記載:“燔柴于泰壇者,謂積薪于壇而取玉及牲置柴上燔之,使氣達于天也。”《呂氏春秋·季冬》高誘注:“燎者,積聚柴薪,置壁與牲于上而燎之,升其煙氣。”
燎祭需要“積聚柴薪”。祭祀區大量炭屑的發現,被認為與祭祀活動密切相關。“炭屑含量可以反映一個地方的用火行為,能看出用火的頻繁程度和用火規模。”姜銘說,與成都平原同時期其他地點相比,金沙遺址祭祀區的炭屑含量非常高,特別是到了第三期中段,炭屑含量豐富程度令人矚目。而且,這些炭屑大部分來自地層,表明先民們用火頻率很高,可能反映了該地點在商周時期祭祀活動比較頻繁。
燎祭需要“升其煙氣”,以達于天。這種祭祀活動對燃料也有一些講究,除了選擇能夠產生大量煙霧的材料,很可能也會燃燒一些含有香氣的植物。因為祭祀的目的在于通神,而香氣被認為是通神的媒介。祭祀區的發現也證實了這一點,其中樟樹、花椒等都是可以產生香味的材料。
除此以外,金沙遺址祭祀區還存在大量樹木類遺存,“這是成都平原同時期其他遺址中從未有過的現象,令人矚目,表明附近可能存在較多林地。”多種水生雜草種子的存在,反映了當時存在多水的環境,與古河道可能存在著一定關聯。
目前,關于金沙遺址祭祀區的植物考古仍在進行。管中窺豹,不難看出金沙時期的古蜀社會極具規模的神權體系和宗教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