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沒有告知家人這次工作變動,“我想等一切順利,穩定下來,干出點成果來再告訴家人,免得他們擔心。”
這是一份在廣州當地一家水果交易區的工作,月薪7000余元,是她在工廠上班時的兩倍。除了工資的吸引力外,張某花自己也想換個工作環境,“圈子會不一樣,能接觸到更多的人,對自己的成長和幫助肯定是會很大的。”
給張某花介紹工作的是她的好友小云。她們相識于5年前,曾同在一個工廠上班,盡管期間兩人因工作變動分開過一兩年,但一直保持著聯系。“通過跟她的交往,她辦事說話等各方面都是很不錯的,所以對她的人品,我也蠻放心的。”張某花說。
張某花介紹,9月初到中旬,小云聯系自己提及到工作的問題。“說她和她對象在廣州那邊做水果批發,一個月7千元起步,到后面能有八九千,她已經干了幾個月了,問我要不要也一起過去。”
張某花生長在陜西漢中農村,個性內向,之前一直在工廠,曾想過如果一直這樣上班不會有太好的發展,但矛盾的是,她不敢輕易變動。所以面對好友的介紹,她既心動又擔心,“萬一跑過去不是那樣怎么辦?”
張某花讓小云發來了交易市場的照片,詢問自己如果過去到底能做什么崗位,要注意什么。“從照片看,我感覺確實還很正規,另外她說我過去了以后,可以跟著她干倉庫管理員。”
疑慮打消,張某花作出決定。她想,這或許將是給未來發展的一大轉機。
“一個“新單子””
9月23日-26日:廣州-南寧
到了后接連三天無事干
談合同聽到“發展人”才覺不對勁
將近3個小時的飛行后,張某花抵達廣州白云機場。
走出機場,時間已經指到零點。好友小云接到她,為她安頓了住處,并告訴他第二天就有一個“單子”,要趕去廣西南寧一趟。
張某花有所疑惑,水果交易市場在廣州,還沒有去看一眼,怎么就要直接去談單子?但她轉念一想,反正跟著小云一起干,又是好友,于是沒再多問。
9月23日,張某花和小蘭購買了去往南寧的車票。到達當地后,一名女子接待了她們,又經過幾次轉車到達目的地,“像是城鄉結合部的村。”之后,她和小蘭被安排住進一套50平方米左右的房間,“里面有床、灶臺、柜子,還有一些生活用品。”
張某花想這個單子應該很快就會談完,不過對方以及小蘭似乎都不著急。接下來的幾天都沒有實質性涉及到“單子”。
“第一天就是到了住的地方,什么都沒有談。”張某花說,接著第二天同樣沒有,第三天則是被喊去逛街購物,“幾天中幾個人都是一起的,吃飯、出門都在一起。”
直到第四天,張某花介紹,當天吃過早飯,小蘭說要談單子的合同。之后,她們到了南寧市區的一個茶室。
不過,茶室內所談的“單子”似乎與水果批發交易并沒有多大關系。張某花稱,室內幾個人聊天的內容變成了“如何發展人,發展一個人多少錢,當團隊壯大后可以有多少收益”等。她感覺到了不對勁,“這就跟新聞里面的傳銷一樣,哪有天上掉餡餅的事啊。”
這時,張某花才明白,所謂的水果交易市場實際上只是一個名號。她很可能被好友騙到傳銷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