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未來之城應該是什么樣?生產生活和諧統一、人城境業協調發展的公園城市,是成都的答案,而“協調”作為統籌推進城市、經濟、社會各方面的發展目標和手段,也是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公園城市示范區,全面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

  作為第二屆公園城市論壇的分論壇之一,“踐行協調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論壇匯集了全國規劃、建設、生態環境等多個領域的專家大咖,在為期兩個半小時的時間內,以“協調”為關鍵詞,探討公園城市建設如何統籌好空間、規模、產業,成都又該如何以“協調”為目標,向著更加平衡、更加協調的高質量發展方向邁進。

  中國城市發展未來長啥樣? 

  以綠色技術創新與實施助推綠色生產生活方式

  中國的城市發展,最核心的變化是什么?在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原院長、中國城市規劃協會副會長李曉江看來,是人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然而滿足人們美好生活的需要也就意味著要不斷的增加消耗,包括能源的消耗、資源的消耗、商品的消耗等等,在這一前提下如何實現未來城市的綠色低碳?李曉江認為,綠色發展與綠色技術實施將是中國城市發展的唯一選擇。

通過對綠色技術實施在法律法規、政府政策、企業響應、公眾參與、技術評估方面面臨的問題進行總結梳理,李曉江認為綠色城市發展目標和路徑應主要分為三個階段,基于這一目標,要求建立全生命周期、全成本的綠色技術評估體系,并圍繞能源、水、交通、建筑、土地利用與規劃、食物六大綠色技術實施的重點領域,總結提出二十大綠色技術發展方向和針對性推薦技術清單。李曉江進一步舉例,比如能源領域以一體化綠色能源電網,近零排放制冷與供熱,能源互聯網為技術發展重點方向;水領域以污水處理與水循環經濟,再生水利用和無收益水管理為技術發展重點方向等。同時,提出具體政策建議以推進六大領域綠色技術發展和實施。

  “通過綠色技術創新與實施,助推綠色生產方式與生活方式將成為社會主流選擇?!崩顣越硎荆岢鼋ㄔO綠色繁榮、低碳集約、循環利用、公平包容、安全健康的美麗城市,為世界可持續發展提供“中國樣本”。

  如何發揮公園城市的區域引領作用?

  關鍵命題在于由“大”變成“強”

  “公園城市,是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綜合實力的集中體現,也是參與全球競爭的主要載體,是高端要素配置中心、創新策源地和先進文化引領者。”國家地理空間信息中心主任、研究員申兵則從另一個角度探討了公園城市建設的未來方向,她表示,從城市發展的新趨勢看,引領型城市發展將更加注重構建全球創新網絡和產業鏈、價值鏈體系,更加注重提升實體經濟實力,更加注重營造綠色、韌性、包容的環境,更加注重加強治理,通過各類區域規劃的編制引領區域協調發展,更加注重政策引導和支持。

  申兵觀察到,近年來成都在世界城市體系中排名持續提升,在全國區域經濟中地位不斷上升,城市中心性指數有較大提升,具有良好的發展條件和發展環境。那么,面向未來,成都的新方向在哪里?“成都如果要在區域中發揮更多的引領作用,一個重要的關鍵命題在于要由‘大’變成‘強’?!?申兵表示,首先要提升產業控制力,產業發展要求由“大”變“強”,完善產業生產鏈條,提高關鍵產業地位。同時,要提升技術創新能力,推動知名企業、實驗室、研究機構提高技術轉化能力,在投資主體中加強企業投入。其次,要提升內生增長動力,強化本地企業根植性,對本地新經濟的培育提供沃土。此外,要提升資源配置能力,充分利用生產制造、國際交通門戶等良好基礎,提高成都在全球貿易中的地位。

  如何打造高品質公園城市?

  現代生態環境治理是持久動力

  從著名科學家錢學森提出“構建園林城市”設想,到啟動公園城市建設,在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環境政策部副主任董戰峰看來,“公園城市”與“兩山論”、“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論、“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理論等,都是一脈相承的,是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工業文明城市理念的超越,是未來城市的發展方向,代表著城市發展價值觀的轉變、思維方式的轉變、生活方式的轉變。

對比公園城市的國際經驗與中國公園城市建設,董戰峰認為,中國公園城市建設面臨的問題主要在于資源能源、生態環境和發展動力三方面。其中,資源能源的供給、需求、利用之間存在矛盾性,供給有限而需求巨大,同時利用效率地下,整體結構有待優化。同時,生態環境治理修復面臨復雜性,包括生態環境治理成本巨大、城鎮群生態環境惡化嚴重、資源環境生態問題下沉以及生態環境保護修復的系統性與碎片化。此外,城市發展動力的不可持續性,包括城市的人、城市創新活動、城市環境等要素均存在不可持續隱患。

  對于公園城市的建設,董戰峰認為現代生態環境治理將是高品質公園城市建設的持久動力。高品質公園城市建設需要多方治理主體共同參與的現代環境治理體系作為引擎,推進完善政府領導體系提升領導力,完善企業責任體系激發行動力,完善社會行動體系觸發參與力,完善生態環境監管體系強化監管力,完善生態環境市場體系提高調控力,完善生態環境信用體系和生態法律法規體系夯實保障力,并通過以上七大體系相協同,共同實現公園城市建設目標。

  紅星新聞記者 李彥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