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飛碟”閃亮,東安湖體育公園泛光照明首亮。
幸福感,源于無限機遇
無論對于人才還是對于企業,機遇,一定是幸福感最重要的來源。機遇是夢想得以實現的臺階,一座有夢可以做,可以追的城市,無疑是幸福的。成都就是這樣,成都會將機遇源源不斷地釋放給有需求、有夢想的人。
上月底,成都在2020成都全球創新創業交易會上發布了第八批《城市機會清單》正式發布,共計發布820條城市供需信息。
沒錯,第八批。2019年3月,成都首創性發布“城市機會清單”,主動釋放城市公共資源要素,旨在推動產業扶持、企業發展從“給優惠”向“給機會”轉變。那讓成都實現了城市資源零門檻開放共享、企業創新零距離對接市場的包容開放。
自2019年3月以來,城市機會清單不斷更新選代,截至2020年9月,共集中發布7批次清單2300余條供需信息。其中已有1000余項供需實現精準匹配,100余億元融資得到有效滿足。

事實上,成都一直在努力打造國際化的營商環境,這之中,除了要創造企業客商辦事“不求人”的暢通與便捷,更要對城市機會的提供源源不斷的誠摯分享。
因而除了“城市機會清單”,成都更是在今年3月開創性地宣布,將每月發布100個面向社會、觸摸未來、鏈接應用的新場景和100個硬核支撐、開放兼容、彰顯個性的新產品,2020年將面向全球持續發布1000個新場景、1000個新產品。
于是今年3月以來,成都每月都會如期進行一場不同主題的“雙千發布會”,將新場景、新產品的清單及其能帶來的機遇,源源不斷地釋放。
“機會后面連著夢想,夢想后面連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機會清單是成都在全國率先發布,就等于把成都好的機會告訴大家,誠邀大家共同加入到發展新經濟的隊伍中來”,西南財經大學西財智庫CEO湯繼強說。有實現夢想的機遇,正是幸福感的來源。

▲“雙千”發布會
幸福感,源于高效便捷
今年9月27日,天氣雨,早高峰。往常這種時候總是“地面堵、地下擠”,這天的火車南站地鐵站卻沒有進入“艱難模式”,熙熙攘攘的人流有序分為兩股,分別涌進1號線和18號線。那一天,成都地鐵正式邁入快線時代,成都地鐵18號線首開段正式開通,從火車南站出發,半個多小時就能到達60多公里外的三岔站。
而就在昨日(17日),成都軌道交通17號線一期工程、18號線三岔站(不含)至天府機場北站段工程也分別以“最高標準”通過了初期運營前安全評估。這意味著新的地鐵線路開通,進入了倒計時。

▲成都地鐵17號線列車
今年年底前,成都地鐵6號線一二三期、8號線一期、9號線一期、17號線一期、18號線非首開段均將開通,里程約216.3公里,屆時成都軌道交通線網里程將突破500公里,達到518公里,步入全國城市軌道交通第一方陣。
高效的出行,無疑是城市居民幸福感的重要指標。成都地鐵始建至今僅十年,后發起步,卻已然逆襲。初衷,就是市民生活的便利便捷。
而除了市域內無處不達的交通網絡,成都更與世界緊密相連。半個月前,11月3日上午9時42分,一架白色的校飛飛機正式起飛,標志著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迎來“第一飛”。
在經歷校飛和未來的試飛流程后,備受關注的天府國際機場計劃在明年7月投用,成都也將成為我國繼上海、北京后第三個擁有兩座大型國際機場的城市。
該機場投用后可滿足年旅客吞吐量4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70萬噸、飛機起降量32萬架次的使用需求。而這不僅意味著便利,更意味著一個更通達、更開放的城市,將帶來更多的發展機遇,更高質的幸福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