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全面釋放供應鏈發展機遇 圖為成都國際鐵路港成都全面釋放供應鏈發展機遇 圖為成都國際鐵路港

  “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現代供應鏈的創新與應用有何新趨勢?

  11月30日下午舉行的場景匯·“供應全球 鏈通未來”2020成都新經濟“雙千”發布會國際供應鏈創新應用專場活動上,成都發布了國際供應鏈創新應用雙百清單,包括100個新場景和100個新產品,全面釋放成都供應鏈發展機遇。

  比如,在商貿供應鏈場景下,清單中提到了德國國家館文化貿易平臺,上述場景以德國產品和服務為載體,打造中德之間集文化、旅游、藝術、科技、商貿服務等為一體的中德雙向交流綜合性平臺。此外,成都此次還發布了西南特色水果冷鏈物流貿易港項目、蓉歐進口車館等頗具特色的國際供應鏈創新應用場景。

  此次清單中還包括交投智港、智慧車聯網平臺等一系列新產品。比如,交投智港利用高速公路封閉運行的特征,將物流設施沿高速公路由城市外圍“搬進”城市路網內部,并通過搭建智慧物流大數據平臺,實現高速公路干線運輸和城市終端配送的高效銜接,為企業提供干線運輸、城市共同配送、集配攬貨、倉配一體化、云倉儲等業務生態。

  在以中歐班列(成都)為原型進行創意布置的活動現場,一批來自成都供應鏈領域的新場景和新產品在互動式體驗中進行路演發布。

  現場,成都展示了三大新場景,包括中歐國際班列終點和起點所在地青白江區、臨空經濟產業園和西部電商物流產業功能區所在地簡陽市、現代農業供應鏈服務示范地彭州;此外四大新產品也在會上亮相,分別為國際航空供應鏈服務、國際供應鏈綜合服務平臺、國際醫藥器械保稅通關服務、現代供應鏈物流服務平臺。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綜合運輸研究所所長、航空物流知名專家汪鳴分析認為,隨著成都與世界的連接更緊密,在滿足國內外市場的消費需求中,其正成為“國內大循環”和“國際國內雙循環”的重要載體城市。

  “成都已在滿足國內國際消費的過程中,獲得了產業聚集和布局發展的巨大進步;開行中歐班列,又使得成都與國際的銜接更緊。”在汪鳴看來,成都的發展很好地詮釋了“國內大循環”和“國際國內雙循環”,隨著成都雙機場的建設和運營,其未來發展前景將更加美好。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鄒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