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楊力 楊濤 攝影報道

  一手拿筆在本子上記錄,一手拿著不停響起的電話,這是成都郫都區犀浦街道犀池社區書記鐘炳熊最近的常態,12月12日下午,封面新聞記者在犀池社區服務中心見到了匆匆回來的鐘炳熊,“稍等下,我協調個工作。”據了解,12月11日21時,犀池社區二組劃定為中風險區域,“10日晚到11日,我們連夜完成了轄區2萬多人的核酸檢測,11日晚到今天凌晨,完成了39處打圍點的打圍和進出口通道的設置。”

  連續堅持兩個通宵,加上每天要接打幾百個電話,鐘炳熊聲音沙啞,“現在最大的愿望就是疫情趕快過去,睡一個舒服覺。”說完這句話,他的手機鈴聲再次響起,“社區干部帶隊,馬上安排人手,地毯式排查是否全員完成核酸檢測,一個也不能遺漏。”

  他說,在11日晚犀池二組定為中風險地區前一天,他們就協調人手,連夜開展轄區的全部人員核酸檢測,“檢測人員,社區工作人員和志愿者花了一個通宵和白天,完成了2萬多人檢測。”在定為中風險地區當晚,“接到郫都區全區核酸檢測時,我們正在對轄區39處地方進行打圍,花了一個通宵加今天上半天完成了打圍作業。”

  在犀池二組現場,記者看到街道周圍全部打圍封閉,工作人員為封閉轄區安排了蔬菜以及相關物資,并安排專門人員在進出口24小時值守,現場秩序井然。

  “每天有300人次的社區工作人員和志愿者處理居民生活需求,協助排查和檢測。”鐘炳熊說,所有人都在奮戰,“轄區居民也理解,積極配合,共度這場疫情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