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流通一路順暢

  成都也概莫能外。

  記者在成都主城區多個花卉市場、花店,均看到或聽到在售或曾售干枝杜鵑的事情發生。即便是今年沒賣的店主也告訴記者,如需購買可幫助拿貨。

  當記者追問貨從哪里拿,有的說就在成都花卉市場,但不愿透露具體在那個市場,有的說公司從云南發貨,也有說貨源來自廣東。

  “知不知道干枝杜鵑在原產地大興安嶺是禁止采集和銷售的野生植物?”

  有店主表示不知道、不清楚。也有懂行的花卉市場經理,知道干枝杜鵑的來歷,因此其供職的市場不售賣。該經理有些無奈地告訴記者,關于干支杜鵑的采集銷售問題,這幾年每年冬天都在炒,但一直沒有多大的起色。

  為什么呢?

  有業內人士介紹,花卉市場的流通環節,選擇公路、鐵路、航空運輸的都有,但不管是那種運輸方式,花卉都是作為農產品流通,沒有專門檢查和監督,順暢流向市場。

  花卉生產是農業種植業中的重要部分,但這僅是針對人工種植的花卉苗木。野生花卉竟被視作農產品流通,保護從何談起?

  “如果需要野生植物保護執法部門介入,就需要執法依據。目前,干支杜鵑除了在產地有相關保護規定和約束,并沒有進入野生植物保護名錄,這就意味著執法依據還是空白。”有業內人士向記者介紹。

  沒入保護名錄該不該保護?

  “能進《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說明該野生植物的生存狀態很不好,種群破壞很嚴重。沒進植保名錄,就能忽視任意采集和銷售?就不用采取行動加以保護?或者非要等植物瀕危了,才去保護嗎?” 一植物愛好者說。

  “冬季是杜鵑的休眠期,以商業目的大規模采伐和肆意破壞,不僅有損杜鵑植株‘元氣’,破壞植物本身的成長,大面積破壞之后,更會破壞生態平衡。”有植物學專家說。

  “以前好多人買干枝杜鵑,圖個‘枯木逢春’的喜慶與吉利,但現在沒那么好賣了,也不賣了。”一花店店主告訴記者。但店主未必知道,需求減少的背后,凝聚著一群植物愛好者的持續努力。

  “好多人買花,是不知道這個花的基本情況和開花原理,不知道肆意采集和銷售會破壞生態系統平衡,我們經過了連續幾年宣傳,讓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買賣干枝杜鵑的破壞性,買花的人少了好些。”這位愛好者說,她們通過一些群和微信公眾號等,進行了大量宣傳。結果也是好的,包括促使干枝杜鵑在某電商平臺下架。

  針對當前市面仍有流通的現象,這位愛好者稱要加大宣傳力度,整合各方面資源,進行持續宣傳和引導,讓更多人認識干支杜鵑,參與到干枝杜鵑的保護中去,沒有賣買就沒有野蠻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