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成都市委十三屆八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出,成都要加快建設高品質生活宜居地,全面增進民生福祉,堅持“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全面實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
12月26日的分組討論會上,成都市住建局黨組副書記、局長張樵重點談到了“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中“持續提升城市通勤效率”和“抓好城市更新和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兩大工程的實施。
張樵表示,通勤提升工程的定位為“兩減兩提”,“兩減”是指減少通勤距離,減少通勤時間。“從目前的數據來看,成都的平均通勤時間是39分鐘,平均通勤距離是9.1公里。這在全國范圍來說,是可以帶來幸福感的距離。”張樵說,目前成都還存在一部分通勤長距離、長時間的人,這是接下來要重點解決的問題,力爭“十四五”時期半小時通勤人口占比達到45%左右。
▲張樵
“兩提”是指提升效率、提升體驗感。“交通時間是相對的,和體驗感有關。如果路上的體驗感比較舒適,那么就不會感覺時間很長。”張樵表示,目前已經開始細化“兩減兩增”的實施方案,未來將具體成若干工程項目來推進實施。“聚焦發展公共交通,公共交通是解決通勤效率的根本途徑。”
關于老舊片區、小區改造工程,張樵重點談到了片區城市更新、小區改造、社區治理三個方面。“片區更新主要是解決片區的配套基礎設施和環境提升。在小區改造方面,目前成都有6000多個老舊小區,我們將實行分類改造,內容包括消除安全隱患、補充基本配套等等。”張樵說,片區更新和小區改造是“硬件”,社區改造是“軟件”,目前片區、小區、社區三個層次的改造方案也正在細化之中。
成都市第十三次黨代會以來,成都推動軌道交通加速成網,持續完善城市路網體系,推廣“軌道+公交+慢行”綠色交通出行方式,科學治堵取得了積極成效。3年多來,成都市域內鐵路公交化里程達428公里,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達558公里,打通“斷頭路”275條,快速路網體系基本形成,交通擁堵指數下降8.9%,公共交通出行在機動化交通占比升至53%,呈現出綠色轉型的良好態勢。
紅星新聞記者 彭驚 攝影 呂國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