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觀新聞:真機試飛有什么作用呢?
李慶赟:機場是一個大型的立體交通樞紐。你想想,新建一座大型立交橋都會涉及多條閘道、輔道,不熟悉還容易走錯路,更何況是一個日均起降超千架次的國際航空樞紐?
新建天府國際機場,除了建設3條跑道外,還在新機場的上空新劃設了一片空域,這里密布著一張看不見的交通網。通過真機驗證飛行,不僅要測試地上的“路”好不好走,也要測試天上的“路網”是否順暢。如果天上的路、地面的路都可以走了,飛機自然就可以到來了。
所以新建機場,必須經過校飛、試飛、行業驗收等程序后才能取得機場使用許可證,試飛是飛行程序批復和相關行業驗收的重要前置條件,對機場開航具有重要意義。
二問:誰來試飛、怎么試飛,如何確定?
川觀新聞:將有6家航司參與天府國際機場的試飛,為國內新機場試飛之最。哪家航空公司來飛、用什么機型飛,是如何確定的?
李慶赟:天府國際機場是西部地區最大的國際航空樞紐,很多航空公司都愿意參與試飛這樣一個歷史時刻。之所以確定這6家,主要是基于天府國際機場基地航空公司和轉場等方面的考慮,最終確定了國航、東航、南航、川航、成都航、祥鵬航空。在我們的邀請下,這6家航空公司都將出動有代表性的旗艦機型進行試飛。從機型上來看,波音、空客和國產民機,全部囊括;從整體機型配置上來看,E類、C類、F類都有。天府國際機場是4F級機場,我們盡量邀請大型客機來飛,波音747-8、空客380都是F類飛機。
川觀新聞:為此次試飛,做了哪些準備?
李慶赟:我們提前5個月就開始準備。試飛涉及到多家單位和部門,機場作為試飛的責任單位,在編寫制定機場地面保障方案的同時,一方面著手試飛航空公司的委托工作,組織空管部門和試飛航空公司制定了專門的試飛保障方案,另一方面積極協調管理局完成飛行程序和細則的批復,協助航空公司按時完成模擬機驗證,確保了試飛按時、安全、順利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