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天府國際機場T1航站樓內裝已經進入收尾階段(圖源:成都發布)

  怎么用好雙機場?

  世界競爭戰略之父邁克爾·波特將機場喻為“國家和地區經濟成長的引擎”。

  天府機場被給予厚望。

  四川2020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約4.86萬億元,比上年增長3.8%,遠超全國平均數。從更宏觀的視角來審視天府國際機場的地位和作用——它的開航,將為西部地區的發展提供一個新動力。

  動力來源就在“速度經濟”。

  發展新經濟,時間、流量是重要要素資源。運輸速度快與慢,某種程度上決定著產業增值貶值速度。

  比如蘋果手機,每天的貶值速度能達到千分之一,大量的產業運輸環節就必須用飛機來完成。再比如電子產品、冷鏈食品、生物醫藥,包括服務貿易,都能利用航空網絡通達全球。這些高時效性、高附加值的高技術產業和航空制造、服務相關產業將成為未來成都布局的重點。

  成都雙流素有打造“中國航空經濟之都”的雄心壯志,2020年成都市《打造新千億級航空制造產業集群策劃方案》更提出要補全、加強航空制造產業鏈,形成新千億級航空制造產業集群。

  另外,成都和重慶都面臨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節點,航空貨運和客運上的壓力和需求也在不斷上升。

  產業加機場不是簡單的加減法。地處中西部腹地,天府機場打通了一條連接全球的航空新通道,如何通過這條空中走廊,給地區產業帶來連接和升級,帶動成渝地區參與產業全球化分工、引領國際供應鏈,實現產業鏈、價值鏈和供應鏈的高端融合,是成都“一市兩場”未來巨大的潛力所在,也是努力的方向。

  專業人士分析,成都“一市兩場”新時代即將開啟,將有利于成都引領四川加速參與雙循環,更加高效地利用兩種資源,服務兩個市場,高質量構建經濟新格局。雙機場將引導空域資源往縱深方向發展,新機場的建成將拉升區域經濟,并促進城市產業經濟帶形成。

  參考資料

  1、《滬京蓉之后,下一個擁有雙機場的城市是誰?》民航機場規劃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2、《雙機場賽道開啟,滬京蓉之后,下一個擁有雙機場的城市是誰?》中國航信

  3、《成都雙流:探尋國內雙機場城市發展新模式》城市進化論

  4、《京滬之后,成都進入雙機場時代,西部空運短板終補齊》財經雜志

  5、《晉級雙國際機場第三城,成都如何挖掘航空“發動機效應”?》每經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