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向宇
1月26日,在2021成都新經濟共享大會上,來自全球的新經濟人、新經濟組織及新經濟企業代表、知名學者教授等通過直播和全球連線相聚一起,一同探討成都未來發展,共享成都城市機遇。大會上,成都面向全球發出新經濟邀約,發布“城市場景清單”,其中三國蜀漢城、都市樓宇工業谷等多個城市場景來自成都市武侯區。
去年以來,武侯區將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作為城市經濟結構優化調整、增長動力接續轉換、重塑城市競爭優勢的重大戰略部署,利用城市有機更新,構建新場景;通過產業功能區建設,培育新動能,加快打造最適宜新經濟發展的城區。截至2020年,在武侯區落戶的世界500強企業增至 122家,新經濟企業總量居全市第二,新經濟種子企業、準獨角獸企業數量均居全市前列,這座以“國際商務高地·人文宜居武侯”為發展定位的中心城區,正不斷釋放新經濟賦能高質量發展的積極信號。
城市有機更新 引領新場景構建
2020年,在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的“壓力測試”下,武侯區全年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40億元,經濟增速從一季度下降6.7%到四季度單季增長7.6%,實現了逐季回升、穩中向好,獲評“四川省縣域經濟發展強縣”。
這一優異成績與全域分片推進城市有機更新,加快打造高質量發展增長極和動力源密不可分。去年以來,武侯區按照“一片區一定位、一單元一特色”的理念,構建形成“4片22單元”的城市有機更新格局,策劃了環華西國際智慧醫谷等76個功能性重大項目,她妝電商直播產業園建成投運,高端新材料轉化基地等百億級項目開工建設,數字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新建5G基站1237個。
正是在每個更新片區都有支撐性項目的背景下,產業新優勢和發展新動能不斷顯現:規劃打造3個高品質科創空間,載體面積達43.5萬平方米,其中西部電商云谷已聚集京東研究院、格瑞特-四川大學產學研聯合實驗室等國家、省市孵化器,企業和校地創新研發平臺25家,并被納入全市首批示范項目;環華西國際智慧醫谷建成轉化醫學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四川)項目、華西醫院轉化醫學綜合樓等省級重點項目;中日城市設計產業園加快規劃建設,“世界建筑節”落戶武侯……
城市新場景的不斷拓展,讓智能制造、無人配送、在線消費、醫療健康等為代表的新經濟逐步展現出強大潛力,傳統企業通過新經濟手段走向數字化轉型之路,賦能共生;新經濟企業通過科技成果轉化,破土萌芽;新產品與新的消費模式,助力消費升級,釋放市場需求。
2020年,武侯區共發布六批240條城市機會清單,通過成都“雙千”發布會發布新場景47個,新產品78個。全年預計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00億元以上,電子商務交易額3000億元以上。
武侯區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已進入以科技激發創新源動力的新階段,科技、人才、數據、信息等要素對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日益明顯,該區將以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為路徑,聚集新健康、新材料、新電商、新文創、新消費等領域新技術運用和新平臺搭建,持續提升新經濟發展能級。2021年,將繼續發布城市有機更新等專題機會清單,打造智慧教育、智慧社區治理等示范場景,持續以新場景吸引新產業。
企業梯度培育 激發新經濟活力
發展新經濟“因子”,提高城市創新力。成都作為國內新經濟活力區,濃縮了大量的新經濟“因子”,如何利用、持續開發新經濟”因子”并轉為經濟效益,成為當下發展的重中之重。去年以來,武侯區大力實施新經濟企業梯度培育計劃,全年獲得成都市認定梯度企業34家(其中種子企業28家,準獨角獸企業6家),先后引進華策影視、妙醫佳健康科技等5家新經濟500強企業。截至目前,全區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已達660家,區內科技創新主體獲得國家、省市科技項目516項。
同時,優質的營商環境也為新經濟的發展壯大提供了良好的生長空間。去年,武侯區著力打造營商環境3.0版,出臺66條產業扶持新政、4類城市機會清單,全年全口徑減稅降費約30億元;升級“網購式”“清單制+告知承諾制”等審批改革服務,實現63%的審批事項全程網辦、企業“3小時開辦”。全年新增各類市場主體3.5萬余戶。
武侯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進一步激發區內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等科技資源集聚優勢,增強科技成果轉化能力、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加速創新人才集聚,構建開放式創新生態鏈,打造科技創新核心城區。2021年,該區將實施“獨角獸成長計劃”,以具有核心技術和高成長性潛力的企業為重點,制定重點企業“一對一”服務方案,提升新經濟企業發展能級,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領軍企業。全年力爭新建5G基站1000個以上,新增新經濟企業90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