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程文雯 吳亞飛

  2月4日,成都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開幕,會議聽取了成都市長王鳳朝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會場傳來好消息,“十三五”期間,成都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77萬億元, 在全國城市排名上升2位至第7位, 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突破 10 萬元大關。

  成都已經連續12年蟬聯“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GaWC世界城市排名由2016年的第100位躍升至第59位。成績來之不易,過去五年,成都高速發展的動能從哪兒來?政府工作報告從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個方面給出答案。

  創新發展 提升城市能級

  看產業。電子信息產業成為全市首個萬億級產業集群,高新技術產業營業收入突破1萬億元。

  看創新。國家級創新平臺增長 77.6% ,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實現翻番。自貿試驗區12項制度創新成果在全國復制推廣,打造“雙創”升級版獲國務院通報表揚。“人才新政”吸引超過41萬青年人才落戶, 連續獲評“中國最佳引才城市獎”。

  看活力。獲批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累計建成5G基站超3萬個,市場主體突破292萬戶, 位居副省級城市第2位。

  協調發展 重塑城市空間結構

  跨越龍泉山向東發展,實現從“兩山夾一城”到“一山連兩翼”的千年之變。地區生產總值超千億元的區 (市) 縣從2個增至8個,郫都、新津撤縣設區。

  在經濟組織方式上,成都推動城市發展邏輯加速向“人城境業”轉變、傳統行政區經濟向現代功能區經濟轉變。

  在區域協同發展上,成德眉資同城化加速成勢,高鐵半小時通勤圈基本建成。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

  綠色發展 彰顯城市生態價值

  在副省級城市中率先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森林覆蓋率達 40.2% ,空氣優良天數率達 76.5%。軌道交通運營總里程達558公里,啟動建設14個TOD示范項目;在全國率先實現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建成天府綠道4408公里,宜居品質和城市價值得到大幅提升。

  開放發展 提升城市影響力

  天府國際機場一期工程基本建成,雙流國際機場年旅客吞吐量突破5500萬人次、出入境流量突破700萬人次。國際班列累計開行突破1萬列。第八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第七屆中日韓工商峰會在蓉圓滿舉行。獲批在蓉設立領事機構的國家新增6個。在蓉世界500強企業達305家。

  共享發展 呈現城市高品質宜居生活

  一般公共預算民生支出占比每年超過65%,新建改擴建中小學、 幼兒園809所,新增學位52.5萬個。全市居民人均期望壽命81.52歲。三度蟬聯全國綜治最高獎“長安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