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張紅霞

  2月3日下午,政協第十五屆成都市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開展分組討論會。下午15時開始,這間座無虛席的會議室里,圍繞著成都市將在“十四五”期間實施的“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委員們帶來了多維度、多角度建言,熱烈討論城市的未來。

  特別安排 坦誠建言

  各黨派都在會前做了許多調研,了解一手情況,民進成都市委會主委楊建德表示,在形成《關于實施穩定公平可及營商環境建設工程的建議》之前,民進成都市委會組織了7次調研、邀請了40多個不同行業、規模的企業座談。

  “幸福美好十大工程”聚焦讓市民錢袋子更豐、讓生活成本更低、讓公共服務更優、讓交通更暢、讓城市更有顏值、讓生態更好,以及打造穩定公平可及的營商環境、激發創新創業活力的“圓夢之都”和建設智慧韌性安全城市、全齡友好包容社會等涉及十大領域,讓幸福美好生活觸手可及。

  如何實施高品質公共服務倍增工程?農工黨成都市委會主委甘華田直言:“成都供給的公共服務產品不少,少的是高品質的公共服務產品供給”,以及“城區之間公共服務水平還存在差異和不平衡”。

  3個小時的聯組會中,與會人員求真務實,直言不諱,讓“幸福”議題更接地氣、更落實。

  城市溫度 關懷至每一人

  “‘全齡友好包容’這一全新理念,在城市建設領域中首次提及,將推動成都加快實現培育彰顯人文關懷、全民共享福祉的現代城市文明新樣板。”民盟成都市委會主委劉旭光在講話中表示。

  讓每一個生活在成都的人都感受到城市的關懷、社會的溫暖——這個“幸福美好十大工程”的核心理念,體現在各個界別的發言和建議中。

  在許多人看來,提高通勤率就是要治堵,要多修路、拓寬路?!暗珜嶋H上,交通治理上存在幾個著名的‘悖論’”,九三學社成都市委會主委徐玖平在發言時,先拋出了幾組悖論:“道路增加了,通行時間反而更長來”;“私家車使用越多,公交使用越少,公交成本越高”;“出行時間最短的方式,未必是被選擇最多的”。并且,成都目前平均通勤耗時39分鐘,對比全國數據來說仍顯較長。

  他說,交通問題是科學問題,如果不進行深入研究,僅憑常識或經驗出發,往往好心辦壞事。所以,在建言“城市通勤效率提升工程”之時,徐玖平首先就表示,建議科學提升交通治理水平。

  基于“交通問題就是科學問題”,九三學社成都市委會進行了廣泛的走訪、調研,也進行了科學研究。因而九三學社帶來的建議也十分明確。例如,建議科學測算換乘指標、優化公交線路、車次和排班,推廣“彈性公交”等

  無黨派人士代表梁剛在會上提出的是《關于實施智慧韌性安全城市建設工程的建議》。而一反常規的是,他的發言首先就拋出了三個成功案例。比如“紐約的火災檢查項目”“日本的智慧防災”,以及“深圳將AI企業的技術應用到了智慧安全城市建設”。

  基于一系列的國際國內優秀經驗和調研走訪、集思廣益,梁剛提出了“在天府市民云等現有體系的基礎上生計設立成都數據庫”,以及“建立成都的智慧城市全面規劃和技術路線圖”等等具體建議。

  “未來五年,成都老舊小區改造提升任務依然刻不容緩。”民建成都市委會主委仰協在發言中表示,截止2020年底,成都共計實施老舊小區改造提升4632個,涉及居民約42萬戶、110萬人。但目前僅完成了25%~30%的老舊小區改造提升。民建成都市委會建議,突出“以人為本”和堅持有機更新,成都盡快制定出臺《成都市城市有機更新專項規劃》《成都市城市有機更新導則》等政策法規,形成一套完善的政策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