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神鳥知訊
編者按:一條河,塑造一座城;一條河,賦能一座城。一條河,激活一座城;一條河,幸福一座城。今年春節期間,成都錦江兩岸人頭攢動,依水而建的新場景成為網紅打卡地,賺得盆滿缽滿。這種現象的背后,是成都落實城市建設的人本邏輯,探索生態價值持續轉化的真招實招,是從“單純治水”到“靠水吃水”、以水興城趟出的營城邏輯,是成都人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生動寫照。
![](http://n.sinaimg.cn/sc/crawl/790/w956h634/20210221/eb79-kkmphpr9306990.jpg)
![](http://n.sinaimg.cn/sc/crawl/91/w550h341/20210221/90f3-kkmphpr9304553.jpg)
錦江治理 為何受到總書記表揚?
2016年1月至今,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武漢、南京三次主持召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他一再強調: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必須從中華民族長遠利益考慮,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當前和今后相當長一個時期,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
2018年4月,在武漢舉行的座談會上,總書記充分肯定成都“一年治污、兩年筑景、三年成勢”的總體謀劃,用翔實的斷面監測數據證實了錦江水生態治理取得的工作成效。
2020年11月,在南京舉行的座談會上,他對黃龍溪斷面水質提升到III類再次給予肯定。
問題來了:錦江,為什么讓總書記如此牽掛、一再點贊呢?
![](http://n.sinaimg.cn/sc/gif_image/200/w640h360/20200718/8607-iwpcxks0309069.gif)
錦江上游岷江,元代以前的中國典籍一直把它視為長江源頭。
當年,岷江邊長大的蘇軾,曾站立于鎮江金山寺,俯瞰滾滾長江,寫下“我家江水初發源,宦游直送江入海”的詩句。
先秦時期,李冰父子馴服岷江。水潤天府、二江穿城;縱貫三百里、潤澤兩千年。因勢利導、順勢而為,成就巴蜀先民治水智慧。
河流,城市之母。作為長江重要二級支流,錦江穿城而過,這在全國特大城市中十分罕見,被稱為成都的母親河。
![](http://n.sinaimg.cn/sc/crawl/325/w700h425/20210221/b487-kkmphpr9311849.jpg)
河流的歷史,就是一部城市發展史。兩千多年的歷史進程中,錦江一直發揮著供水、排水、灌溉、防洪、航運、漂木、水產、動能、娛樂、防御十大功能。然而,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錦江因水而困。
人口增長、工業發展,錦江不堪重負。錦江出成都市境的黃龍溪斷面水質,以Ⅴ類和劣Ⅴ類為主,嚴重污染的岷江讓沿岸百姓苦不堪言。為子孫后代留下一江清水,治理好錦江,就是保護了長江。
1993年,成都啟動府南河綜合整治,歷時10年,耗資42.5億,錦江由護城河轉變為景觀河。由于視野、理念、實力約束,當年的改造存在一定局限,河堤直上直下,濱河空間預留不足,錦江難以讓人親近。有專家甚至認為,錦江整治與國外發達國家河流生態修復比較,至少存在50年差距。
50年差距,成都能不能趕超?
■ 價值轉化 治水建園核心要義
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
突出公園城市特點,把生態價值考慮進去,這是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四川時給成都布置的重大命題。其核心要義是,怎樣實現生態價值的創造性轉化,處理好保護與發展的辯證關系。
市第十三次黨代會以來,成都深學細悟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的重要指示,以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為統領,將錦江水生態治理和錦江公園建設一體推進。
2018年5月,成都市建立協調統籌錦江水生態治理和錦江公園建設重大事項的指揮機制。
![](http://n.sinaimg.cn/sc/crawl/318/w1080h1638/20210221/985a-kkmphpr9314297.jpg)
錦江公園,范圍為北繞城南側500米到江灘公園的錦江段,河道共長48公里,包括錦江河道、濱江兩側開敞空間、沿線兩岸1-2個街區,總面積33.8平方公里,涉及高新區、錦江區、青羊區、金牛區、武侯區、成華區、郫都區等7個區,規劃建設綠道長度96公里。
錦江公園核心區域,為兩江環抱區域及望江公園段,河道長約17.6公里,面積4.2平方公里。
從面積、規模可以看出,錦江水生態治理和錦江公園建設,遠不是治一條河,建一個公園那么簡單。成都將其視為重構城市空間結構的牽引工程,推動城市有機更新的筑基工程。
尋找動機背后的邏輯,不難看出,成都意圖通過生態價值的創造性轉化獲得超量回報。
這方面成都頗有心得:天府新區成立之初,大手筆拿出300多億搞生態項目建設,當時很多人認為不值,結果這300多億吸引來的產業投資遠遠不止3000億。
![](http://n.sinaimg.cn/sc/crawl/258/w700h358/20210221/ac99-kkmphpr9315182.jpg)
生態效益轉化為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生態投入成為最劃算的投入。
錦江公園建設運營這筆賬,算得過來。
那么,錦江水生態如何治理,錦江公園如何建設?
![](http://n.sinaimg.cn/sc/crawl/26/w1000h626/20210221/b603-kkmphpr9317685.jpg)
對標先進,才能后發先至。
設計者認真學習借鑒國內外城市濱水空間建設先進案例:倫敦泰晤士河、巴黎塞納河、美國圣安東尼奧河,上海黃浦江、蘇州河,南京秦淮河等河流濱水區已成為城市品牌塑造的重要空間載體。無一例外,他們具有這樣的共性:讓穿越城市的河流不僅成為景觀,更成為業態豐富、要素涌流、煙火十足的生活空間。
![](http://n.sinaimg.cn/sc/crawl/358/w700h458/20210221/3441-kkmphpr9318532.jpg)
![](http://n.sinaimg.cn/sc/crawl/356/w700h456/20210221/0166-kkmphpr9318966.jpg)
倫敦泰晤士河
![](http://n.sinaimg.cn/sc/crawl/367/w700h467/20210221/0680-kkmphpr9320637.jpg)
![](http://n.sinaimg.cn/sc/crawl/366/w700h466/20210221/7776-kkmphpr9321073.jpg)
南京秦淮河
大家一致認為:錦江公園可以從河流形態、功能布局、交通組織、特色風貌、城市更新五個方面加以借鑒——
依托自然稟賦特征,塑造特色鮮明的河流形態。
引導公共設施在濱水界面優化布局,提升城市空間活力。
慢行優先綠色出行,提高出行效率品質。
雕琢城市形象塑造品牌,彰顯城市文化氣質。
統籌多元主體訴求,形成濱水空間城市更新模式。
以此為基礎,成都完成錦江公園頂層設計,編制上位規劃、技術導則和實施方案,據此開展水生態治理、交通重組、景觀提升、風貌整治、社區治理、照明提升、業態提升、文旅策劃、品牌塑造九大行動,推動錦江從景觀河到生態河的第三次功能轉型。
![](http://n.sinaimg.cn/sc/gif_image/262/w640h422/20210209/aa94-kiweitv8642893.gif)
■ 多元場景 打造價值轉化載體
一年治污、兩年筑景、三年成勢。
今天,水清岸綠,濱水景觀逐步呈現。
錦江公園,以水塑魂,治水先行。企業調遷,源頭治理,黃龍溪國家考核斷面水質從劣V類達到III類以上。2020年錦江流域水質為優,42個水質監測斷面優良水體率100%,錦江水質持續改善。
金牛區“北門里·愛情巷”,一經亮相迅速成為“市井味、時尚范”文旅消費新場景、網紅新地標。目前,96公里錦江綠道基本貫通,68公里完成景觀提升,6條濱水慢行街打造完工,新增濱水開敞空間7萬平方米,濱河景觀風貌逐步提升。
![](http://n.sinaimg.cn/sc/crawl/367/w700h467/20210221/cd7f-kkmphpr9322919.jpg)
錦江區大川巷,開敞式公共街區與濱江慢行系統有機融合,時尚青年文藝空間成為一街一世界、一街一特色范例。社區、景區、大運會賽事場館、錦江濱水空間有機融合,錦江公園子街巷綜合提升。目前已整治提升子街巷38條,其余57條正在加緊施工。
![](http://n.sinaimg.cn/sc/crawl/294/w700h394/20210221/2a11-kkmphpr9324100.jpg)
高新區五岔子慢行橋,有機串聯老城區、社區、小區、錦江綠道、江灘公園,完善片區慢行交通體系,成為網紅打卡地。錦江兩岸交通重組,車退人進 、人車分離、“軌道+公交+慢行”綠色交通體系讓市民慢下腳步、享受生活。
![](http://n.sinaimg.cn/sc/crawl/292/w700h392/20210221/5d8d-kkmphpr9324708.png)
今天,城市有機更新,社區治理持續深化。
青羊區芳鄰路,通過“兩拆一增”風貌改造,結合百花潭公園“書香園林”和“百花小院”家庭園藝生活館,對業態重新優化提升,成都“慢生活”特質的社區共享空間逐步呈現。
錦江區翠風苑,對原有亭廊創意改造,引進“方所”品牌,創立“錦書來”主題公共閱讀空間,生態價值有效轉化,成為新的網紅。成都已建成25條示范特色街區,整治錦江公園濱水區風貌96處。
今天,多元消費場景加快構建。
“煙火人間三千年,成都上下猛追灣”。成華區望平濱河路,深度發掘社區文化IP,專業化公司運營,營造“一步一景、一店一品”高品質消費場景,培育品牌首店8家,孵化特色網紅小店17家,成為大眾點評、小紅書熱門;同時還以此拉動片區商鋪租金上漲30%—40%。
![](http://n.sinaimg.cn/sc/crawl/592/w700h1492/20210221/acaa-kkmphpr9325942.jpg)
夜幕降臨,成都339天府熊貓塔、成華光影走廊、花重錦官光影秀,讓人流連忘返。
東門碼頭游船,重現“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勝景,“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詩意。夜游錦江,成為錦江公園核心IP。
![](http://n.sinaimg.cn/sc/crawl/206/w1080h726/20210221/910a-kkmphpr9326567.jpg)
![](http://n.sinaimg.cn/sc/crawl/294/w700h394/20210221/2644-kkmphpr9327855.jpg)
江灘公園,創意沙灘、無邊界泳池,多種水上運動場景,吸引韓國“拉咖雷森”咖啡中國首店。
武侯區錦江公園音樂廣場段,以浪漫濱水岸線為主題,圍繞廊橋、合江亭等成都地標建筑,重塑錦江沿線成都核心地段開敞式空間景觀,打造蜀都味道、國際品質、音樂主題的浪漫濱水岸線,培育高品質生活場景和消費場景。
![](http://n.sinaimg.cn/sc/crawl/138/w1080h658/20210221/4793-kkmphpr9328354.jpg)
成都把營造多元場景作為實現生態價值轉化的載體,挖掘培育夜間旅游景區、視聽劇苑、文鑒藝廊、購物潮地、晚味去處等夜間消費場景;結合社區治理和子街巷改造提升工作,植入新興商業業態,強化天府文化特色,通過增強項目造血功能,實現“以城市品質價值提升平衡建設投入,以消費場景營造平衡管護費用”兩個平衡。
■ 錦江公園 幸福美好生活樣本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
成都以大運會前基本建成錦江公園為目標,聚焦“九大行動”,持續推進錦江水生態治理,按照國家5A級景區標準,把錦江公園建成“綠滿蓉城、花重錦官、水潤天府的蜀川畫卷”、公園城市建設的“中國案例”,將這條母親河建設成為生態河、幸福河、創新河,讓美好生活之花綻放千家萬戶,讓每一位來蓉友人感知公園城市的格局氣質、體味天府文化的神韻風采。
今天,錦江正以都市濱水公園的嶄新姿態,書寫人民城市的幸福美好樣本。
成都電視臺神鳥知訊評論員 宋 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