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軸聯動”
構建三大層次的品質開放空間系統
根據草案,示范區將按照“1+2+3+4” 的總體空間結構進行規劃建設,即1個國際會展城,以復合功能打造集會展、娛樂的國際街區;2個高品質產業空間,圍繞山水開放空間,以創新、智慧、科教、文化組成濱江智谷創新能量組團;3個新型產業基地,包括傳感器產研園、智能終端產研園、新能源產業園形成創新產業聚落;4個國際公園社區,共享國際高品質的城市空間環境及設施。
未來,這里將形成 “三軸聯動” 的空間特色。城市活力軸串聯被成南高速阻隔的南北兩大片區。產城融合軸橫向串聯南側的三大社區,形成產城無界融合。產教融合軸串聯智能制造產業園、節能環保工業園及國際職教城。
同時構建三大層次的品質開放空間系統。第一層次:城市綠軸——品質,依托南北向的城市活力綠軸及東西向的產城融合綠軸布置品質大型開放空間。第二層次:社區綠環——舒適,依托三大社區綠環,打造舒適的社區生活漫道系統;第三層次:休閑漫路——便捷,結合地鐵站及濱水打造慢行優先的道路,結合建筑退界空間打造宜人慢行空間。
大家關心的公共配套設施方面,以人為本、功能復合是核心要義。“依據成都市產業功能區產業社區高品質公服標準配置指南(2020年版)的要求,規劃以15分鐘生活圈為單元,進行醫療、教育、文化、商業等公服設施的合理化配置,同時結合周邊現狀或在建設施,形成高度共享。”該負責人介紹,還將規劃新增多處教育設施、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及養老服務綜合體,新增1個新鎮級會展中心、社區級文化活動中心、若干個組團級居民健身設施,新增1處新鎮級濱河休閑商業街區、多個社區級商業中心及若干處便民生活商業服務點。
低碳出行、站城一體的綜合交通系統也將形成。設計草案細節透露,明確骨干路網布局,打造四橫五縱的主干路網體系,結合用地功能布局調整部分次干路,增加支路網密度。 軌道+社區300米圈層功能復合,未來新城軌道+公交的服務水平將超過80%,形成公交優先多元換乘的出行結構,更加環保的同時,也提供更多的出行便利。
![](http://n.sinaimg.cn/sc/crawl/405/w550h5455/20210222/9e6b-kkmphps028820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