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程文雯

  作為成都“東進”區域淮州新城的核心片區,產城融合示范區的規劃一直備受關注。由成都市淮州新城管理委員會組織編制的《淮州新城產城融合示范區設計草案》(以下簡稱草案)已編制完成。為讓公眾充分了解草案內容,進一步征詢公眾意見,草案2月22日起開始公示。

  公示日期為2021年2月22日至2021年3月23日。網上公示平臺為金堂縣人民政府、成都市東部新區政府信息公開、成都淮州新城微信公眾號、成都東部新區微信公眾號?,F場公示成都市淮州新城管理委員會(成都市金堂縣淮口街道科瑪小鎮1號樓)、淮州新城招商中心(成都市金堂縣淮口街道)。

  規劃范圍13.89平方公里

  打造活力之城、創新之城、便捷之城、公園之城

  產城融合示范區位于成都”東進“區域淮州新城,北側緊鄰環保應急產業組團,西側鄰近通航產業組團,南側毗鄰科創空間和成都國際職教城,規劃范圍共13.89平方公里,包含建設用地規模13.1KM2,規劃人口約12萬人。

  踐行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戰略,產城融合示范區將打造成為產業創智高地、未來生態新城。并圍繞這一目標,打造四張城市名片,即活力之城,7x24小時,工作生活一體化的休閑中心;創新之城,獨樹一幟的創意、創新、人才高地;便捷之城,快可聯城,慢可隨心的多元交通體系;公園之城,望得見山,看得見水,300m見綠,500m見園。

  設計草案也透露了實現這一目標的發展策略。

  通過充分把握政策利好充分對接鐵路港經開區;與職教城的無界融合,形成高端人才+創新空間的完美組合;完善的配套及高品質的城市環境,提升對人才的粘性。

  “對應四張城市名片,我們建立了清晰的行動計劃。”成都淮州新城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構建15分鐘生活圈、多元化產品組合、垂直混合的活力街區、國際會展城·新城活力客廳建設活力之城:通過打造未來園——成長型產業聚落、創智丘——創新能量團、活力廊——活力城市通廊建設創新之城;通過公交優先、多元換乘,軌道導向、站城一體,小街密路、慢行優先建設便捷之城;按照層次清晰、類型多樣,三廊串聯、多面融城,顯山露水、凸顯未來,“公園+”理念建設公園之城。

  打造“1+1+3”產業體系

  為青年人才提供廣闊天地

  立足淮州新城主導產業和現有工業基礎,借國際鐵路港、金青新大港區發展新態勢,打造以“智能制造+”為核心、以高品質科創空間為創新策源地、疊加三個服務產業的“1+1+3”產業體系。深化產業研究,精選差異化“優質賽道”,聚焦新能源、微型傳感器、智能終端等細分領域,并鎖定跟蹤目標企業。

  通過打造精準的產業體系,使得本地就業機會多、職業選擇范圍廣、職業成長空間大,為青年人才提供廣闊天地。

  “三軸聯動”

  構建三大層次的品質開放空間系統

  根據草案,示范區將按照“1+2+3+4” 的總體空間結構進行規劃建設,即1個國際會展城,以復合功能打造集會展、娛樂的國際街區;2個高品質產業空間,圍繞山水開放空間,以創新、智慧、科教、文化組成濱江智谷創新能量組團;3個新型產業基地,包括傳感器產研園、智能終端產研園、新能源產業園形成創新產業聚落;4個國際公園社區,共享國際高品質的城市空間環境及設施。

  未來,這里將形成 “三軸聯動” 的空間特色。城市活力軸串聯被成南高速阻隔的南北兩大片區。產城融合軸橫向串聯南側的三大社區,形成產城無界融合。產教融合軸串聯智能制造產業園、節能環保工業園及國際職教城。

  同時構建三大層次的品質開放空間系統。第一層次:城市綠軸——品質,依托南北向的城市活力綠軸及東西向的產城融合綠軸布置品質大型開放空間。第二層次:社區綠環——舒適,依托三大社區綠環,打造舒適的社區生活漫道系統;第三層次:休閑漫路——便捷,結合地鐵站及濱水打造慢行優先的道路,結合建筑退界空間打造宜人慢行空間。

  大家關心的公共配套設施方面,以人為本、功能復合是核心要義?!耙罁啥际挟a業功能區產業社區高品質公服標準配置指南(2020年版)的要求,規劃以15分鐘生活圈為單元,進行醫療、教育、文化、商業等公服設施的合理化配置,同時結合周邊現狀或在建設施,形成高度共享。”該負責人介紹,還將規劃新增多處教育設施、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及養老服務綜合體,新增1個新鎮級會展中心、社區級文化活動中心、若干個組團級居民健身設施,新增1處新鎮級濱河休閑商業街區、多個社區級商業中心及若干處便民生活商業服務點。

  低碳出行、站城一體的綜合交通系統也將形成。設計草案細節透露,明確骨干路網布局,打造四橫五縱的主干路網體系,結合用地功能布局調整部分次干路,增加支路網密度。 軌道+社區300米圈層功能復合,未來新城軌道+公交的服務水平將超過80%,形成公交優先多元換乘的出行結構,更加環保的同時,也提供更多的出行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