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春節假期結束,全國多個城市陸續曬出旅游成績單。截至2月20日,成都在已公布相關數據的杭州、重慶、北京等20多個城市中表現強勁,游客數量達1447.6萬人次,旅游總收入127.6億元。在這些城市中實現兩個“唯一”:游客數量唯一破千萬人次、旅游收入唯一破百億元。
兩個數據說明:很多人愿意選擇成都,成都具有強大的消費吸引力。在“就地過年”背景下,7天長假,對成都而言,既是綜合能力的檢驗,更是城市擔當的展現。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肖瑩佩
精心準備 熱鬧紛呈就地過年
春節期間,成都金融城雙子塔燈光秀成為網紅景點。“之前一直在打圍施工,沒想到春節放個大招。”見證燈光秀打造全過程的東北蓉漂李奕,感覺很驚艷。
如何讓“就地過年”的群眾過個精彩幸福年?成都市文廣旅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按照小型、分散、多樣原則,我們針對疫情特殊變量創新春節產品供給。”打提前戰,精心設計準備,成都推出系列豐富活動。
2月7日晚,“點亮錦江”春節系列活動拉開序幕,重啟“夜游錦江”,點亮沿線夜景。
2月8日晚,成都一環路市井生活圈開街亮燈,新春年味在煙火市井中濃郁彌漫。同一天,天府綠道開啟“雪山下狂歡·公園里過年”的新春狂歡季……
豐富的活動受到群眾青睞。“夜游錦江”共接待游客18.97萬人次,圖書館、博物館等文化場所共吸引游客111.2萬人次,攜程、去哪兒網等線上平臺數據顯示,春節假期成都酒店訂單量居全國前三位。
就地過年,耍得精彩還要吃得開懷。為保障群眾“年夜飯桌”,成都發起“留在成都幸福過年”倡議,企業積極響應,639家農貿市場、23家農副產品批發市場、64家大型商超賣場超過5000多個商業網點正常營業,總開業率超過81%。
精準防控 持續構筑安全信心
節日的熱鬧,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背景下是信心的體現。
正月初一,成都市民盧珍珍到來福士廣場觀看賀歲片《你好,李煥英》。至2月21日晚10時08分,據燈塔實時數據,該片以40.25億元票房沖上春節檔榜首。成都,為這部影片票房貢獻度排名全國第四。
作為服務人口超過2100萬的特大城市,疫情精準防控,成都的表現有目共睹。
全國率先復工的特大城市——去年3月,全市重大項目復工率即達100%;
全國第一個恢復舉辦社會性活動的城市——去年3月22日,成都雙遺馬拉松健康跑鳴槍起跑。
信心不僅在內,也傳遞至外。高德大數據顯示,2020年國慶中秋雙節,游客異地出游最想去的十大城市中,成都居第一。這一年,成都雙流國際機場旅客總吞吐量達4074萬人次,居全國第二;5月航班起降架次量,居全球第一。
從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到常態化防控,一年多來,成都逐漸編織起安全網,構筑市民信心,為安心祥和年提供堅實保障。
2月初,成都市下發做好人民群眾就地過年服務保障工作的通知,強調精準防控、科學防控,為市民群眾提供更多人性化、便利化服務。
春節期間,成都多處戶外游玩場所都做了相應防疫措施。如錦城公園設置二次防疫措施,每個園區出入口都要求市民“亮碼測溫戴口罩”,確保防疫有效管控,活動有序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