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線下消費場景擴容

  雖然數字人民幣離我們越來越近,不過,從金融投資報記者的隨機采訪來看,不少消費者對此仍有些陌生。

  實際上,數字人民幣是由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數字形式的法定貨幣,由指定運營機構參與運營并向公眾兌換,以廣義賬戶體系為基礎,支持銀行賬戶松耦合功能,與紙鈔硬幣等價,具有價值特征和法償性,支持可控匿名。簡單來說,數字人民幣是法定貨幣的數字化形態,也就是人民幣紙鈔的數字化版本。

  金融投資報記者注意到,去年下半年以來,數字人民幣面向公眾試點測試的步伐逐漸加快。數字人民幣先行在深圳、蘇州、雄安、成都以及未來的冬奧會場景進行內部封閉試點測試。隨后,在深圳、蘇州、北京等地開展多輪公測。

  隨著數字人民幣應用測試不斷提速,數字人民幣消費場景也日益豐富。從此次成都數字人民幣紅包消費場景來看,覆蓋了線上和線下。線下,可在商超連鎖、熱門景點、特色餐飲、青年創業基地等10000余家成都市已完成數字人民幣受理環境改造的商戶進行消費;線上,可在京東商城指定的自營商品范圍內進行消費使用。

  不同于第三方支付平臺,數字人民幣無需綁定銀行卡就可以完成支付;同時,數字人民幣使用最新的雙離線技術,即使在沒有手機信號的情況下,依然可以使用。

  在分析人士看來,隨著參與數字人民幣試點城市的增多,未來在日常消費場景中,數字人民幣扮演的角色將會更加重要,試點的場景也將越來越豐富、多元、廣泛。

  金融投資報記者了解到,成都市還將與數字人民幣各試點機構合作,精心打造數字人民幣消費場景,努力拓展數字人民幣應用領域,切實增進廣大市民福利,推進我國數字人民幣發展。

  ■相關鏈接

  央行數研所探索數字貨幣跨境支付應用

  本報訊 記者從央行網站獲悉,香港金融管理局、泰國中央銀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中央銀行及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宣布聯合發起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研究項目(m-CBDC Bridge),旨在探索央行數字貨幣在跨境支付中的應用。

  據悉,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研究項目將通過開發試驗原型,進一步研究分布式賬本技術(DLT),實現央行數字貨幣對的跨境交易全天候同步交收(PvP)結算,便利跨境貿易場景下的本外幣兌換。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研究項目將進一步構建有利環境,讓更多亞洲及其他地區的央行共同研究提升金融基礎設施的跨境支付能力,以解決跨境支付中的效率低、成本高及透明度低等難題。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對記者表示,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加入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研究項目,與多國一起探索央行數字貨幣在跨境支付中的應用,對擴大數字人民幣應用場景、參與國際金融治理、深化金融業“雙向開放”等方面都具有積極意義。“目前,全球主要經濟體貨幣當局普遍關注法定數字貨幣,但法定數字貨幣作為新生事物,面臨多重挑戰。我國較早啟動了央行數字貨幣研發,如果在法定數字貨幣方面開展國際合作,與世界各國及國際組織加強數字貨幣研發、監管等方面的信息共享和經驗交流,將有助于加快數字人民幣推出進程,也將更好地推動數字貨幣服務全球。”他說。

  未來數字人民幣在跨境支付場景的應用值得期待。2021年珠海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提及,“做大做強粵澳跨境金融合作(珠海)示范區,爭取數字人民幣在跨境場景試點使用。”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余偉文此前撰文稱,當前,金管局正與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研究使用數字人民幣進行跨境支付的技術測試,并作相應的技術準備。余偉文表示,雖然數字人民幣推出尚無時間表,但相信它將來會為需要進行跨境零售消費的兩地居民提供更多的支付方式選項。

  萬向區塊鏈首席經濟學家鄒傳偉也表示,數字人民幣錢包可以不用綁定銀行卡,具有更高的開放性。理論上,境外用戶可以在不具備境內銀行賬戶的情況下開立數字人民幣錢包,擁有和使用數字人民幣。如果境外商家有數字人民幣錢包,境內用戶出國后可以直接使用數字人民幣。 鑫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