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大民生應用場景

  對于大多數市民來說,數字人民幣還很陌生,因此數字人民幣試點也凸顯特色場景“煙火味”。

  據成都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繼2020年實現“紅旗連鎖”3000個門店數字人民幣收款功能全覆蓋后,2021年2月,“舞東風”“老鄰居”等其他本地連鎖商超品牌1400余個門店成功開通數字人民幣收銀,實現了對成都市包括所有社區、村鎮在內的數字人民幣民生消費全域覆蓋。

  同時,此次活動也創新小額現金便民支付,目前成都試點機構數字人民幣錢包已全部接入天府通平臺,累計完成成都市公交、地鐵公共交通場景消費終端改造近2萬臺,累計交易6.65萬筆。

  此外,也擴大了郵政網點應用場景,成功開通包括函件、寄遞、郵品郵票等業務在內的數字人民幣支付功能,進一步深化普惠應用場景。

  拓展應用領域

  在此次活動中,也有不少老年人參與,如何幫助特殊群體解決數字鴻溝問題也是此次試點的重點。

  據了解,除了首創全國數字人民幣養老場景,成都還積極跟進成都市老年大學聯名卡和數幣學費繳納、時間銀行、錦江區老年人補貼系統數幣改造等項目,繼續探索老年群體應用場景。另外,針對學前至高中的K12基礎教育學生群體在校使用智能手機受限的痛點,成都還打造數字“芯”智慧校園,提供校園內外綜合服務解決方案。

  在政務場景方面,成都積極推進G端試點項目,高新區打造“智慧政務管理”,彭州市運用數字人民幣發放公務員車貼。四川大學、西南交大等多所重點大專院校推動高等院校智慧支付信息化校園建設;工商銀行與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共建全國首家區塊鏈金融研究中心,推進“產學研”一體化場景建設。

  加快新技術的運用,與殼牌、中石油、中石化等探索基于智能合約的預付卡場景建設,打造智能合約、消費紅包兩種模式消費券,實現消費資金的閉環流動和智能合約消費券模式全國首創使用。與新能源汽車充電樁服務商合作,實現了成都市近300個智能充電樁使用數字人民幣付款;打造“途虎”車輛維修保養應用場景,實現線下門店POS數字人民幣支付服務。

  成都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成都將積極利用好先行試點優勢,推進試點場景建設不斷豐富,繼續做好重點專項推廣活動,拓展數字人民幣在涉外支付領域的應用。

  圖片由成都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