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足66個產業功能區融資需求
為了實現年均15家企業上市的目標,《意見》要求營造良好的金融生態,為企業提供資本市場服務,根據成都市66個產業功能區的融資需求,持續優化上市公司后備庫。
這些產業功能區匯聚了大量的科技創新型企業、新經濟企業,這些企業正處于爬坡上坎階段,需要資本的支持。對此,成都市將圍繞“5 + 5 + 1”產業體系設立產業基金,鼓勵成立功能區主導產業子基金,撬動社會資本重點投向產業功能區;搭建科創板擬上市企業資源庫,出臺成都市企業科創板上市扶持政策,破解產業功能區內相關科創企業融資需求。
成都還將深入實施“交子之星”經濟證券化倍增行動計劃。到2022年底,成都市上市公司數量將比2018年底增加1倍。其中,新增上市公司中屬于“5+5+1”重點產業領域的企業占比超70%,直接融資占比超65%,社會融資結構顯著優化。全市重點輔導企業超過200家,重點行業的擬上市后備企業超過3500家。各類投資基金管理規模達到1.8萬億。
支持市屬國有企業依托資本市場實施混合所有制改革,支持混合所有制企業上市。支持股權投資機構發展,增強政府產業基金引導帶動效應,發揮社會資本對企業上市的支持、推進作用。實現全市私募基金管理機構超過500家,管理規模超過3000億。力爭全市直接融資規模突破6000億,直接融資占社會融資比重50%左右。
成都上市企業市值總額已超萬億
企業上市不是終極目標,接下來還需借力資本市場,做強做優做大主營業務,以優良的業績回報股東。
《意見》提出,拓寬多元化融資渠道,支持符合條件的上市公司再融資及發行優先股、可轉債、REITs(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等創新融資產品。鞏固擴大交子金融“5+2”平臺,深入實施“蓉易貸”普惠信貸工程,完善上市公司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務體系。支持中國(四川)自貿試驗區成都片區發揮制度創新優勢,運用各類金融工具為上市公司跨境融資、境外融資提供便利。
《意見》要求,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防范處置上市公司風險,探索建立中介機構執業檔案機制和聲譽約束機制,推進守信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建設等內容。
《意見》同時提出,在“十四五”期間,全市力爭培育1至2家市值3000億以上、3至5家市值1000億以上、5至10家市值500億元至1000億、10至20家市值100億至500億的重點產業上市龍頭企業。
據統計,截至2020年末,成都上市企業市值總額為11105.57億元,較上年同期的7782.76億元增加3322.81億元,同比增長4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