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任何一項偉大的事業,百年都是一個重要的時間坐標。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站在“兩個一百年”的交匯節點,站在百年回眸的歷史關口,有一份厚重一份豪情縈繞在心,有一份使命一份擔當縈繞在心,有一份希望一股力量縈繞在心。
我們黨的一百年,是矢志踐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篳路藍縷奠基立業的一百年,是創造輝煌開辟未來的一百年。鑒往以知來,循道以致遠。在建黨百年之際,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從歷史中汲取寶貴經驗,賡續奮進前行的力量。
4月12至13日,成都黨史學習教育市級領導班子中心組學習暨市級領導干部專題讀書班舉行,通過現場教學、專題輔導、集中研討等方式,創新開展黨史學習教育。
讓歷史告訴未來,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黨史是必修課。
從1921年到2021年,在非凡的百年征程上,中國共產黨在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漫漫長路中,上下求索,最終引航走上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使中華民族重新屹立世界東方。從革命階段到執政階段,從民族解放到民族復興,每一步都記錄下中國共產黨的執著與創新。在百年歷程中,中國共產黨隨時保持“趕考”般的清醒。不斷自我進化自我完善,始終保持與人民的血肉聯系,正是黨的生命力所在,事業常青之由。
毫無疑問,黨的歷史是最生動、最有說服力的教科書,是引領當下、指引未來的寶貴財富和智慧源泉。
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就是要以史為鏡、以史明志,把苦難輝煌的過去、日新月異的現在、光明宏大的未來貫通起來,在鑒往知來中砥礪前行,在亂云飛渡中把準航向,在凝心聚力中團結奮斗,共同創造新的歷史偉業。
學習借鑒黨史最寶貴的經驗。深入學習黨史,就越能深刻領悟到,堅持實事求是思想路線是最寶貴經驗,每當我們從本本出發、教條出發,就會遭遇挫折失敗;每當從實際出發,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就能不斷取得成功。
市第十三次黨代會以來,成都堅持把改革創新作為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根據自身定位和發展需要,打破程序范式,銳意創新改革,先后設立市委城鄉社區發展治理委員會、市新經濟委,東部新區管委會等機構,推進城市高效能治理、高質量發展,推動城市跨越龍泉山發展,以“一山連兩翼”之姿,為城市拓展永續發展空間,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打造承載平臺。
學習踐行黨史里最深沉的自信。越了解黨所走過的艱辛歷程、輝煌成就,就越能感受到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就越有底氣堅持“四個自信”,在新時代推動城市擔當作為。
市第十三次黨代會以來,成都加快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設定了沖刺世界城市的“三步走”戰略目標,勇于在民族復興之路上強擔當,在世界城市的競爭中謀發展。面向世界,自信地亮出“三城三都”品牌,以此標注城市的鮮明特色。
學習踐行黨史里以人為本理念。百年黨史是一部汲取群眾實踐智慧、凝聚人民磅礴偉力的群眾路線史。實踐證明,在各個時期,我們黨始終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尊重人民群眾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贏得了最廣大的支持和擁護。
市第十三次黨代會以來,成都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公園城市建設塑造宜居生活新優勢,把“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作為城市長遠發展的筑基工程,最大限度調動市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將每位市民追夢圓夢的涓涓細流,凝結成城市拔節生長的磅礴偉力。
學習借鑒黨史里成功的方法智慧。百年黨史是在發展中不斷解決問題、“斗罷艱險又出發”進而實現偉大飛躍的進程。從歷史中總結經驗教訓、總結智慧,是屢試不爽的方法論。毛澤東曾意味深長地說,“我是靠總結經驗吃飯的”。只有不斷總結經驗、提高本領,才能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冷靜應對當前和今后的各種風險挑戰。
針對今天的“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市第十三次黨代會以來,成都以構建產業生態圈推動質量變革,以構建科技創新體系推動動力變革,以構建高質量發展政策體系推動效率變革,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探索形成了高質量發展的“成都路徑”,成為引領高質量發展的增長極和動力源。
針對疫情改變世界、發展的內外環境風險聚積,堅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兩手抓、兩手硬,促進經濟平穩增長,疫情防控有序有效,更充分地籌備、舉辦好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
一切學習皆重在學以致用。在建黨百年之際,更要把黨史學習教育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用學習推動各項工作,切實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把群眾意見作為滿意標尺,用工作實效檢驗學習成效。
百年恰是風華茂,萬里征程催人急。讓我們在對百年黨史的深情回望中,汲取初心的力量、奮進的力量,全面展現新氣象,奮力實現新作為,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