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振系統釋放            

  自重14萬噸的航站樓開始進行“軟著陸”

  建設時,已經早就預制壓縮的隔振系統,是讓T2航站樓實現“軟著陸”的法寶。

  “隔振系統,由一個個彈簧隔振器組成。” 來自隨而固(青島)振動控制有限公司的技術人員邱玲玲介紹說,航站樓建設期間,預壓縮的彈簧隔振器早就已經提前預安裝好,“安裝標準很高,每一個水平面的安裝誤差不能超過2毫米”,但彈簧在建設時并沒有釋放,并不用發揮支撐和隔振作用。

  而隨著3月底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航站區的順利竣工,目前T2航站樓主體和內部裝飾已經完成的情況下,就可進行隔振系統的釋放。

技術人員為記者講解隔振系統的原理 張志鵬 攝技術人員為記者講解隔振系統的原理 張志鵬 攝

  袁剛介紹,目前,成都天府國際機場T2航站樓所進行的工作,就是進行隔振系統中,彈簧隔振器的彈簧釋放, “彈簧釋放后,就該輪到彈簧的彈性來開始發揮支撐14萬噸的T2航站樓,以及利用其發揮隔振和減振作用了。”

  “目前,我們正在積極準備月底的行業驗收,6月底前將實現T2航站樓的正式投運”。 袁剛告訴記者,T2航站樓的“軟著陸”將在5月中旬完成。

  要實現“軟著陸”的,不僅僅是T2航站樓,還有成自高鐵少部穿過的T1航站樓,以及成都地鐵18號線穿過的成都天府國際機場酒店群。

工人進行隔振系統釋放前準備 張明海 攝工人進行隔振系統釋放前準備 張明海 攝

  “每天,我們可以實現30至40套彈簧隔振器的釋放。目前,整個航站區隔振系統的釋放正在逐步推進中。”邱玲玲進一步介紹,在隔振系統釋放之后,還將在地面與隔振層同時設立“一上一下”兩個監測系統,“確保隔振系統的順利運行,確保高鐵不會對航站樓的正常運行造成任何影響”。